劉雄鳴這次也有點失落,他心里明白,看起來軍隊是發展壯大了,但他自己卻沒有了實權。
這次增加的兵力,大部分是那幾個世家子弟帶來的私兵,打的就是架空他劉雄鳴的主意,絕對不可信任。
盡管方山他們幾個的到來,也有些蹊蹺,但他也只有依靠他們幾個的支持,才能與幾個世家子弟抗衡。
他把馬謖、邢道榮、賀云、方山幾個叫到一起,討論如何整編軍隊,更好的掌控軍隊。
劉雄鳴雖然老奸巨猾,在劉家寨占山為王,是在李傕、郭汜之亂時開始的,已經二十余年,那時候馬謖還沒有出生。
劉雄鳴粗通文墨,但畢竟是拉桿子出身,對正規軍隊內部的那些規章制度,并不太清楚。
而馬謖在劉備軍中數年,知道如何控制世家大族的私兵,直接套用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另立規則。
中軍本來就是劉雄鳴的精銳,有兩千余人,加上鐘岳帶來的五百私軍,軍隊數量可不少。
馬謖作為中軍主將,自然要對軍隊加以整編,安插一些自己的親信,這是正常的程序。
馬謖的手段還是比較溫和的,先是非常客氣地讓劉雄鳴、鐘岳挑選自己的衛隊。
劉雄鳴因為失去了對軍隊的控制能力,對自己的安危比較擔心,挑選了一支五百人的衛隊,馬謖和鐘岳,不約而同挑選了一支百人精銳衛隊。
然后馬謖把鐘岳的五百私兵打散了,與其他軍士一起重新編制,剛好是二十個百人隊。
百人將的安排,是馬謖和鐘岳爭奪中軍控制權的重點,也就是說,誰控制的百人將多,誰就掌握了主動
馬謖并沒有用自己手中的權利安插人手,而是按照軍中強者為尊的規矩,讓手下的衛士,參加比武奪帥,用自己的本事奪取職位。
這樣一來,鐘岳也放下心來,因為他手下有不少心腹之士,武功都不錯,他非常配合馬謖的整編。
但比試的結果,卻讓他的有些臉紅,二十個百夫長,他只搶到五個。
這五個人,還是他原來那五個百人將,就算是他們,也是經過苦戰,以微弱優勢獲勝。
中軍定下了調子,其他幾部都紛紛仿效,張壯、楊奎、傅力幾個,對自己的手下也有信心。
最后整編的結果,除了主將、副將的衛隊,淘汰那些老弱,全軍一共整編了六十個百人隊。
這幾個世家派出了五百私兵,其中也有不少人的武功不錯,這是他們專門抽調的百夫長。
因為他們打的主意,也是要把百人將的職位占住,才能控制住軍隊。
但這些私兵,并沒有經過戰爭的洗禮,與馬謖的衛士比起來,差了不少,他們一舉搶得四十個百人將,占了總數的三分之二,算是基本掌控了軍隊。
就算是前軍,雖然被胡遵奪得主將之位,但百夫長的爭奪,馬謖可沒有少派人手,也有五個搶得百夫長,最差的也當了隊率。
軍隊整編完成以后,按照鐘繇招安的條件,只是留下一些老弱鎮守劉家寨,大軍開拔,前往長安接受朝廷授予的官職,并且再一次整編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