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作為最受曹操信任的宗族大將,本來想自己親自帶兵前往,想不到曹操直接安排曹洪前往,心中有些擔心。
就前幾天,曹仁因為債務糾紛,與曹洪大吵一場,差點翻臉,兩人現在還有些心氣不順,就出列稟告道:
“子廉性情急躁,受不得激,潼關緊要之地,誠恐誤事。”曹仁雖然與曹洪有些沖突,但他可不是公報私仇,是真的怕曹洪誤了大事!
潼關的地勢非常特殊,本來就是關中的門戶,如果想要破關進入關中,那是有名的易守難攻,但如果是從關中往外攻打出關,則潼關就變成了易攻難守。
當然,曹仁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他怕曹洪失敗以后受到軍法的制裁,更怕曹洪臨陣戰死。
因為曹洪經營有方,在曹家是有名的富翁,他拿出了大半身家,與曹洪合伙經營的了一個糧食店,最近因為曹操限制糧價,并從商鋪低價購走了一批糧食充實軍糧,商鋪一下子就扭贏為虧,如果曹洪再出事,曹仁又不會經商,糧食店就真的要關門了,他就是血本無歸!
兩位堂弟之間的那點丑事,也瞞不過曹操的耳目,他知道曹仁的擔心有道理,就吩咐曹仁道:
“子孝,你可引五千精銳軍馬,押送糧草軍資前往潼關,也好隨后接應子廉。”
曹操也怕曹洪意氣用事,臨行之前,讓他們兩人立下軍令狀,并對曹洪和徐晃嚴令道:
“子廉、公明,西涼軍馬精銳,你們要緊守關隘,不要出戰,如果在十日之內失了關隘,兩人皆斬;如果在十日之外,被西涼軍馬強行攻破關隘,則不干汝二人之事,我統大軍隨后便至。”二人領了將令,星夜前往潼關。
……
……
馬超攻克長安城以后,因為父仇在身,沒有心思在城內享樂,他打開倉庫,取用了足夠的糧草軍資以后,并沒有在城中停留太久,就領主力軍馬出城,前往潼關與韓遂匯合。
因為城中的世家大族非常配合,馬超并沒有留下重兵駐守長安,只是留下一個無名小校,領著一千軍馬人看守倉庫,至于城中其他政務,馬超也沒有人數,還是委托那些世家大族管理。
馬超親率四萬大軍,徑直來到了潼關,與韓遂合兵一處,總兵力將近十萬,聲勢大振。
韓遂的五萬大軍,在潼關外數里處,居高臨下扎下六個大營,與關口的曹軍對峙。
其實,韓遂居高臨下,俯攻潼關,又有兵力上的絕對優勢,要想拿下潼關并不太難。
但因為他不想軍隊的損傷太大,也不想與曹操真的拼一個你死我活,變成生死對頭,因此,他并沒有強攻,只是每天派出一支人馬,到關隘處邀戰。
剛開始的時候,潼關守將是張既,他手下只有數千軍馬,他深知西涼軍馬的驍勇善戰,只是堅守關隘不出。
好在韓遂沒有強攻奪關才讓他等到了曹洪、徐晃的援兵。
曹洪、徐晃到潼關以后,接替張既堅守關隘,看到西涼數萬大軍,也是心驚,并不出戰。
韓遂部下的八部軍馬,也是輪流出兵,每日里在關下罵戰,但他們用的都是戰場上那些司空見慣的罵辭,并不能激怒曹洪,加上二將受了曹操的嚴令,只是堅守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