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馬謖在江東用“暗度陳倉”之計,幫助劉備從江東脫身之事,也都傳到了他們耳中。
馬氏五常在荊州的名聲不弱,他們自然不會小看于他,這才把軍隊的大頭讓給了馬謖,也算是向劉備示好。
武關,春秋時稱“少習關“,被稱為“三秦要塞“,“秦楚咽喉“。
在春秋戰國時期,武關是秦楚兩國的分界線,也是典型的自東向西,易守難攻;自西向東,易攻難守。被譽為“扼秦楚之交,據山川之險。”
因此,即使春秋時在楚國最強大的稱霸時期,也難以攻破武關,奈何不了秦國。
武關關城,是建立在一條自西向東、由上而下的峽谷之中,落座于一塊較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習山,南瀕險要。
限于地勢,關城狹小,方圓不到四里,城墻都是用黏土筑成,并不是十分堅固,東西各開一門,以磚石包砌卷洞。
因為武關處于曹操勢力范圍之內,只有數十個兵丁在這里駐防,主要是檢查來往行商的貨物,收取商稅和及時通報軍情。
長安城被馬超攻陷以后,消息很快傳到宛城,守將滿寵害怕馬超連接劉備攻取荊州,及時派部下驍將牛金率領五百精兵,在武關駐守。
因為潼關被阻,鐘繇統領數千殘兵,會同劉雄鳴、胡遵以及另外幾個各家子弟統領千余士卒,東出武關,向北繞道,前往許昌。
而馬謖統領剩下的五千軍隊,手下除了邢道榮、賀云、方山這三員大將,又多了鐘岳、楊奎、張壯、傅力四個將領,實力不俗!
但因為這些軍卒并沒有經過系統同訓練,協同作戰能力差,真正的戰斗力并不高。
因為胡家給劉雄鳴提供了足夠的糧草軍資,全部囤積在這個只有幾戶人家的小山村,馬謖并不急于出兵襲擊武關,而是繼續留在村里,再次整備軍隊,并進行系統訓練。
同時,馬謖派出很多斥候,監視武關的動靜,并前往潼關打探雙方交戰的情報,準備在關鍵之際出兵,助馬超一臂之力,已盡盟友之力。
……
……
曹操領軍在潼關外建營立寨,馬超并沒有出兵騷擾攻擊,而是飛速通知韓遂等人,讓西涼聯軍一起前來潼關迎戰。
三天以后,曹操率領三寨大小將校,點起三萬精兵,殺奔到關隘前。韓遂、馬超也想要與曹操決一死戰,剛好領軍下關,兩軍相遇,各布陣勢。
曹操出馬于陣門旗下,看到西涼之兵,三萬有余,人人勇健,個個英雄。
突在前面的軍隊,是馬超本部的一萬精銳大軍,組成一個錐形陣,陣勢整齊,軍容鼎盛,應該是進攻的主力。
右面靠后,是韓遂的一萬大軍組成的軍陣,陣法錯落有致,是一個攻守兼備的大陣。
曹操眼光獨到,一看就知道韓遂應該是前來掠陣,表示他不會主動出手攻擊,但也會護住馬超的右翼,是一塊難啃的骨頭,曹操心里一動,通知曹仁也不要主動攻擊韓遂的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