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劉備派人開始清場,楊懷和高沛情知劉備要動手了,盡管早有預料,還是面色微變,待要張口解釋,劉備威嚴的聲音已經響起:
“劉封、關平何在?”
帳后劉封、關平應聲而出,身后各有十名大漢跟隨。
劉備又說道:
“將兩人給我拿下了,嚴加盤問!”
楊、高二人,相視一眼,都認為劉備是要招降自己,并沒有抵抗,任憑劉封、關平各自捉住一人,左右軍卒一擁而上,七手八腳,將他們牢牢捆住,推入后堂,龐統隨后跟入。
他們這么淡定,也是有底氣的,他們本人武藝高強,劉備以誠意著稱,又正當用人之際,而且他們在家族的地位很高,也不怕劉備無辜殺人!
劉備以為,龐統帶走他們,是要憑三寸不爛之舌,説得二將歸降,就在桌上自斟自飲,等待龐統的好消息!
龐統轉入后堂以后,并沒有多問,而是讓左右搜其身畔,并沒有發現私藏兵器,他也有點意外,因為據他所知,作為武將,總是身藏短兵器作為保命的手段。
雖然出乎龐統的意料之外,但他還是有應變之法,一伸手,他身邊的心腹衛士從懷里掏出兩口利刃,分別放入兩人懷中,并用布團塞住兩人的嘴巴。
不給兩人開口的機會,龐統對兩人厲聲喝道:
“我主與劉季玉是同宗兄弟,你二人何故深藏利刃,想要圖謀不軌?”
說完以后,龐統走出后堂,請劉備將二將推出斬首,劉備猶豫未決。
劉備也是愛才之人,楊懷、高沛是蜀中名將,如果能收為己用,對平定西川,能夠發揮很大作用。
龐統自然知道劉備的意思,但他不會改變主意,因為在進入西川之初,楊懷和高沛駐守涪水關之時,就已經注定他們只能成為枉死鬼!
龐統和法正,早把這兩人納入了必殺的名單。因為斬殺兩人意義重大,可謂一舉三得:
首先,劉備斬殺劉璋大將,劉璋礙于面子,不得不起兵報仇,就算劉備不想違背道義進攻西川,也要出手抵擋劉璋的反攻,因此,兩人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逼得劉備痛下決心,全力出手,強取西川。
其次,劉備進攻西川,僅僅憑劉璋提供糧草不夠,理由還不充分,有違誠信之道,一向提倡以德服人的劉備,必不肯進攻成都。如果是楊懷和高沛,得了劉璋的密令,前來刺殺劉備,那么,他就有了進攻成都的理由。這種栽贓陷害的事情,肯定不能留下活口,要做到死無對證才行,劉璋這個鍋才背得踏實!
第三,斬殺楊懷和高沛,可以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和劉璋開戰以后,讓蜀中其他大將心存畏懼,不敢輕易和劉備軍作對,平定西川的難度就小多了。
當然,能成為殺雞儆猴的對象,也不能身份太低。
這也只能怪楊懷和高沛兩個的運氣不好,他們還沒有來得及開口請降,就被龐統制住,莫名其妙斬殺。
這也是因為,楊氏和高氏家族,在西川的實力并不是屬于頂尖的,剛好屬于劉備能夠得罪得起,又具有警示作用的中等家族。
龐統害怕劉備愛惜兩人武藝,出言招降,到時候再讓逼得主上改口,非為臣之道,就搶先說道:
“這二人意欲在席間謀殺主公,罪不容誅!而且兩人還供出此行是劉璋的意思,如果留下他們,劉季玉面上就不好看了,絕對留不得他們!”
龐統害怕劉備親自審問,那他的計謀就露陷了,也不等劉備允諾,直接讓刀斧手斬楊懷、高沛于帳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