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苞見了劉備以后不戰而逃,但還是擺脫不了被俘虜的命運,走小路逃走又被魏延抓了回來,如果他再不肯投降,難免被劉備殺了祭旗,他在半路上早就想好了脫身之計,見劉備出言招降自己,馬上回答道:
“既蒙劉皇叔免死,如何不降?劉璝、張任,均與我為生死之交;皇叔若是信得過我,肯放我回去,當招二人來降,讓皇叔兵不刃血,就可取得雒城,以報皇叔不殺之恩。”
劉備閱人多矣,泠苞這粗劣的詐降之計,嫣然騙得了他這個老江湖。
但劉備想要收買人心,需要一些反面教材,顯出他的仁義至盡!
因此,他并不在乎泠苞是否詐降,他就是要做出一個愛才的樣子,這是給其他蜀中將領看的。
劉備心中雖然不信泠苞,但臉上作出了一幅大喜過望的樣子,當場便給泠苞發還衣甲鞍馬,令他回雒城説降張任、劉璝。
魏延好不容易才把泠苞抓住,看到劉備這樣輕易就放走了,覺得有些可惜,就進言道:
“主公,此人不可放回,若脫身一去,恐怕不會再回來了!”
剛要走出去的泠苞,被魏延識破了詐降之際,不由身子一僵,停頓下來,心里怦怦直跳,害怕劉備不讓他走了。
好在劉備并不是那種沒有主意的人,并沒有受到魏延的影響,直接回道:
“吾以仁義待人,人必不負我。”
聽得劉備如此一說,泠苞也不能一走了之,只得轉過身來表態道:
“主公如此信任于,就算劉璝、張任不聽吾言,我也要想辦法跑回來。”
說完,不等劉備回話,泠苞抱拳作別,揚長而去。
泠苞用詐降之計脫身而去,并不是他貪生怕死,而是家族傾盡全部財力,讓他出仕,也是有期望的,就是要他振興家族。
等于他們家族,把所有賭注都押在劉璋身上,劉璋一旦破產,他們也血本無歸。
泠苞也聽說劉備是一個雄主,他也不止一次想過,換一個老板,投效劉備。
但他有自知之明,投降劉備以后,以他平庸的才能,并沒有出人頭地的把握,而他們家族現在什么也沒有了,等于沒有了進身之階,前途渺茫!
而且還要冒著家族被劉璋滅掉的風險,他賭得起,他的家族也賭不起!
他決定富貴險中求,用自己的性命,去賭家族的興旺,最不濟也只是用自己的一條命去報答家族培養之恩,而不會禍及家族!
所以,泠苞一門心思要幫助劉璝打敗劉備,如果成功,那他下半輩子的榮華富貴都有了,振興家族也是指日可待。
泠苞生出立功的心思,也是有所依仗的!
那還是他剛出仕不久,領著數百家族私兵,就在雒城縣擔任縣尉,他曾經陪同張松考察地形。
為了感謝泠苞的熱情招待,臨走之前,張松曾經半開玩笑地說道:
“泠兄這次給我的幫助良多,為表示謝意,如果有人進攻雒城,我送你一條計策,可保城池無虞!”
泠苞也虛心請教道:
“子喬兄何以教我?”
張松走上城門頭,指著城外的地形說道:
“城外適合扎營的地方,地勢低洼,如果能夠悄悄掘開涪江之水淹之,則敵軍盡沒,可以不戰而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