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了徐州以后,張飛不但沒有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反而被劉備坐實了“酒后剛強,鞭撻士卒;作事輕易,不從人諫。”的性格。
劉備量才使用,把他定位成一員沖鋒陷陣的猛將,也在情理之中,他等于再也沒有獨當一面、鎮守城池的機會。
就算他領太守之名,也只是一個虛名,政務上基本沒有他什么事情。
張飛雖然還有與二哥一較高低的心理,但事已至此,也只能安于現狀,不再與關羽爭先。
但馬謖的出現,又一次改變了他的想法。
從長坂坡開始,張飛在馬謖的力挺下,屢建奇功,聲名漸顯。
馬謖借長坂坡得勝的機會,不但替他爭取到單獨鎮守夏口的機會,而且還出謀劃策,幫助他在攔截曹操的時候,力壓關羽一頭。
張飛雖然看起來粗豪,其實心里明白的很!他自然看得出來,諸葛亮軍師和大哥劉備,早就在給關羽留守荊州造勢。
他雖然表面上沒什么,但心里也憋了一股勁,也想要爭一爭。
聽到關羽問起荊州留守的事情,也不等諸葛亮答話,張飛有心發泄一下內心的怨氣,就搶過話頭大聲說道:
“俺老張愿意鎮守荊州。”
張飛在桃園兄弟中,扮演的就是黑臉角色!
雖然并不是刻意針對諸葛亮,但從劉備三顧茅廬開始,張飛就以粗暴的態度對待諸葛亮,以此襯托出劉備的求賢下士。
諸葛亮出山以后,張飛沒有少與諸葛亮唱反調,時不時替劉備敲打敲打諸葛亮,因此,在他心里,對諸葛亮并沒有多少敬畏,當然也不怕得罪了他。
說完以后,張飛并沒有坐下,虬須怒張,一雙怪眼睜得滾圓,緊緊盯住諸葛亮,等著諸葛亮的回答,大有一言不合,就要發飆的架勢。
劉備和諸葛亮為了實現《隆中對》的戰略布局,早就有了荊州守將的人選,他們兩個非常默契地選定了關羽,也為此做足了功課。
但由于馬謖的幫助,張飛的表現也是可卷可點,并沒有讓關羽形成絕對的優勢。
這次劉備調諸葛亮入川,也不好直接讓關羽鎮守荊州,就把皮球踢給了諸葛亮,但諸葛亮的太極推手,也練得爐火純青,就開口說道:
“要說鎮守荊州,關羽將軍和張飛將軍能力過人,同樣是非常合適的人選,主公要讓我來選擇,還真是一個難題!我有些左右為難,怕是要得罪兩位將軍中的一個!好在主公的來信中雖然沒有明言其人,其實已經有了決斷。”
說完以后,諸葛亮故意打住話頭,賣了一個關子,先將劉備的書信,讓眾人傳閱完畢,再開口說道:
“主公的來信中,把鎮守荊州之事委托我來辦理,讓我自量才委用。雖然如此,但主公卻教關平赍書前來,其意是欲讓關羽將軍擔當此重任。關將軍念在桃園結義之情,可竭力保守此地,責任非輕,公宜勉之。”
關羽剛才開口問話,就被張飛搶走了話頭,他明知諸葛亮不會輕易讓張飛鎮守荊州,但因為諸葛亮賣了一個關子,并沒有確定由他來鎮守,還是讓他捏了一把汗。
等到諸葛亮明確說出,劉備是想讓關羽留鎮守荊后,他才心下稍定,甚至不敢稍微謙遜地推辭一下,就慨然領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