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縣丞是朝廷有編制、有俸祿的正經官身,而馬弓手只是官差、衙役的身份,就如同現在公務員和協議工之間的差別。
嚴顏取得正經官身,盡管是最底層的官員,但也算是解除了家族沒落的危機,在家族的名聲大噪,很多后輩弟子都受他的影響,棄文習武。
但在和平時代,武人本來就不吃香,盡管在西川也有震蕩不安的時候,但嚴顏再沒有撈到立功的機會,在縣尉任上蹉跎了十余年。
嚴顏半路出身,棄文從武,取得馬弓手職位時的年齡已經不小了,一轉眼就年近六旬,但還是升遷無路。
嚴顏盡管職位低微,但作為嚴家唯一的官身,明證言順地接任族長,家族中練武的子弟也增加了不少。
但嚴顏氣悶之余,深感武人地位低下,難有出頭之日,并不提倡自家子孫學武,嚴家又恢復了以往的讀書風氣,但因為很多弟子希望走捷徑,從軍中博取功名,反而造成嚴家子弟文不成武不就的局面。
正當嚴顏心灰意亂之時,忽然時來運轉,他意外得到了劉璋的賞識。
嚴顏年老成精、眼光獨到,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劉璋繼位以后,他成功站隊擁護,保住了自己的職位。
劉璋即位之初,雄心勃勃,他有心立威,就拿處于半自立狀態的張魯開刀。但他踢到了鐵板上,在戰斗中失利,被張魯反攻巴郡。
嚴顏作為巴郡的一個縣丞,手下只有數百兵馬,本來翻不起什么風浪,但因為他德高望重,得到巴郡很多將領的擁戴。
因此,他在和張魯軍的戰斗中表現十分出色,成功擊退了張魯軍,可以說在保衛巴郡的戰斗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嚴顏的軍事才華,得到了劉璋的肯定,很快就被重用,直接從縣丞提升為巴郡郡丞,這一干又是十余年,一轉眼已經年近七旬。
直到一年前,張魯派馬超進攻葭萌關之時,劉璋因為害怕巴郡有失,也想關鍵時刻啟用嚴顏,就先籠絡嚴顏,直接提拔他為巴郡太守。
要是文官年近七旬,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提拔為丞相的可能性很大,但武將需要在戰場廝殺,“人老不以益筋骨為能!”超過六旬,就很少有將領再上戰場與敵將廝殺了。
嚴顏年近七旬,早過了武將致仕的年齡,他還留在巴郡太守這個重要位置上,也是有著他的苦衷。
一方面,是因為他武功高強、精力未衰;現在巴郡諸將,包括他們嚴家的子弟,還沒有一個人能夠贏得了他手中那把大刀。
另一方面,是因為嚴氏家族還沒有人能夠頂上來,他必須為家族遮風擋雨和培養人才,把家族的幾個可造之材,扶上馬送一程。
嚴顏在巴郡成為太守不久,聽說劉璋差法正請劉備帶兵入川抵擋張魯,痛心疾首地嘆道:
“此所謂獨坐窮山,引虎自衛者也!”
后來聽說劉備殺了楊懷和高沛,心中大怒,屢次上書要求提兵前往涪水關與劉備交戰,但都沒有得到劉璋的回應。
嚴顏雖然名氣不弱,但畢竟已經年近七旬,但凡有別的辦法,劉璋也不想用他出戰。
而且巴郡可以聯通漢中和荊州,戰略地位很重要,也不敢輕易調走嚴顏,嚴顏自己當然也不敢擅離職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