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魯知道楊松兄弟與馬超關系一直不睦,這次楊柏的死,讓楊松與馬超的關系進一步惡化。張魯已經調查清楚,這事情還真不能怪馬超,對楊松的話將信將疑,不肯逼迫馬超。
楊松自然不甘心,就派人到處制造流言:
“馬意欲奪西川,自立為蜀主,與父報仇,不肯臣服于漢中。”
張魯聽說以后,心里也沒有底,就再次找楊松問計。
楊松制造謠言,就是為了逼得張魯對付馬超,一聽張魯也動了疑心,就把早就想好的計策獻給張魯,他對張魯說道:
“主公,馬超既然不肯退兵,主公索性就下令給他一月期限,讓他進攻葭萌關,并且與他約法三章:一要攻取西川,二要劉璋首級,三要退荊州兵。這三件事不成,可獻頭來。為了防止馬超造反,主公可讓張衛統重兵守把關隘。”
張魯從其言,差人到葭萌關,對馬超說了這“|約法三章。”
馬超聽了以后,也吃了一驚,叫馬謖、馬岱一起商量。
馬謖看了張魯的信件,這分明是在逼迫馬超造反!心知必是楊松之計,他覺得正好把過錯推到張魯身上,不如再退一步,就建議道:
“馬將軍可以退為進,先答應退兵,卻不退往漢中,而是回到汅陽,因為汅陽才是你以前的駐地。”
看到馬超答應退兵,楊松又讓人散布流言道:
“馬超擁軍自重,回兵必懷異心。”
對馬超的戰力,張魯也非常忌憚,他下令張衛分七路軍,堅守各處隘口,不放馬超兵馬進入。
馬超軍隊進退不得,就找馬謖商議,要派人前往成都請示劉備,索性領軍前往投奔。
剛好劉備的書信到了,信中要馬謖和馬超配合李恢演一場戲,彰顯劉備的仁義和軍威,然后再投降,并發兵成都。
馬超雖然沒有完全了解劉備的用意,但也樂得有機會把自己背叛的責任甩給張魯,自然沒有意見。
馬超又領軍回到葭萌關下,與馬謖商量好了劇本,只等等李恢前來。
探馬報李恢快到之時,馬超就按照定計,把軍中大小將校都召集在一起,包括楊柏的那些忠心的心腹手下在內,馬超對他們說道:
“聽說劉備的使者李恢到了,我知道他是有名的辯士,此來必是說我歸降劉備,大家一起拿主意吧。”
于是,他假意喚二十刀斧手伏于帳下,并當眾叮囑道:
“聽我的命令行事,我下令砍,你們就出來砍殺李恢!”
不一會,李恢昂然而入,馬超故作傲慢,端坐帳中不動喝問李恢道:
“我們交戰期間,你來營中何?”
李恢可不知道馬超實際上已經歸順劉備,早就聽出后帳有伏兵,見了這個架勢,心里難免有幾分緊張,但他并沒有多少思考的時間,索性毫不掩飾地回答道:
“特來作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