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劉備任命關羽為荊州都督,他還想著升級為荊州牧,現在一下少了三郡之地,地盤大幅度縮水,這荊州都督的職位,都有點名不副實,這荊州牧自然就泡湯了。
最后,關羽也拿不定主意,就把心腹謀士馬良請來一起參詳。
馬良智計過人,仔細一想,劉備寫的雖然是公函,但并沒有派使者前來宣布,而是讓諸葛瑾直接交給關羽,其中到底是什么用意,他也不敢擅自揣度,但多半有考量關羽的意思,他可不敢參與到其中,就對關羽說道:
“主公雖有公文書信,但并沒有派使者前來,顯然是將決定權交給了將軍,我也不敢妄言,唯將軍自決之!”
說完以后,馬良以公務繁忙為由,與關羽拱手而別。
關羽知道大哥劉備特比在乎名聲,但當年為了達到目的,有時也不擇手段,自己和三弟沒有少替大哥背鍋,只要不講誠信的不是他本人,大哥其實也是可以接受的。
關羽非常看重面子,如果讓他的荊州都督變得名不副實,更是絕了他荊州牧的念想,他還不如把這這職位讓給三弟張飛。
想明白這些,關羽決定不管大哥還江陵是真心還是假意,自己先拒絕了再說,如果大哥是真的要還,肯定還有后招。
關羽鎮守荊州,在江東也留下不少細作,早就接到細作的回報,知道孫權把諸葛瑾的家小囚禁起來,是做給自己看的,就算自己不還南州三郡,諒必孫權也不敢怎么樣,倒也不怕傷了與軍師諸葛亮之間的和氣。
諸葛瑾可不知道關羽心中的小九九,對關羽的抗命不尊也有些吃驚,但因為劉備有言在先,也不敢用言語擠兌關羽,就打出了自己的悲情牌,對關羽說道:
“今吳侯執下我全家老小,若不得荊南三郡,必將被誅。望將軍憐之!”
關羽已經決定拒絕,說話也就不在留有余地,冷笑著對諸葛瑾說道:
“此是吳侯譎計,如何瞞得我過!如果大哥把軍師全家老小拘捕起來,讓子瑜找孫權求情,把廬江割讓給我荊州,你怎么說?”
關羽說這話有些誅心,讓諸葛瑾無法反駁,只得期期艾艾的說道:
“將軍何太無面目?”
關羽要把事情做絕,也徹底拉下臉來,撥出腰間佩劍,執劍在手,一劍削去桌子的一角,對諸葛瑾說道:
“休再多言!此劍上并無面目!”
身旁的關平,怕父親做的太過,讓對方下部了臺,雙方吧事情鬧得太僵,連忙出來求情道:
“孫權此事做的雖然下作不堪,但并不是諸葛子瑜的本意,父親太過計較,軍師面上須不好看,望父親息怒。”
關羽點頭道:
“不是看軍師面上,換做是江東其他人前來,定斬不饒,教他回不得江東!”
諸葛瑾聽到關羽父子一唱一和,如此評價自己的主公孫權,也不由滿面羞慚,急忙告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