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大喜,讓李典領軍接應,他自己在軍營中招募勇士,得到八百人,殺牛犒賞軍士,準備明日突襲孫權的軍營。
夜間領兵出城,天亮的時候,張遼披甲持戟,身先士卒,殺死孫權部下數十人,斬二員大將,沖開了孫權的營地。
張遼大呼自己的名字,領八百人沖入孫權的軍壘,到達了孫權帥旗下。
宋謙、徐盛都抵擋不住張遼的神勇,部下軍士大亂,四處逃竄,眼看就要演變為一場大潰敗。
好在潘璋在后,看到逃跑的亂軍,馳馬追上,在馬上斬殺宋謙、徐盛部下的二個逃兵,士兵見此,才都回頭再戰。
孫權在陣旗下,看到身邊的衛士已經不多,大驚失色,無所適從,害怕被張遼襲擊,只好登上山頂,躲避張遼的鋒銳。
好在孫權也有一身不錯的武藝,拿出長戟以自保。
張遼被攔在山腳,大聲向孫權罵戰,孫權不敢動。
徐盛雖然敵不過張遼,但也沒有怯陣,看到張遼率軍甚少,便不與張遼正面交戰,令軍士將張遼軍團團圍住。
張遼左沖右突,奮勇沖殺,沖出重圍,麾下只有數十人跟隨逃出,其余數百軍士尚在包圍圈中,不由齊聲向張遼大聲問道:
“將軍這是要拋棄我們了嗎?
張遼聞言也不打話,又率軍再度沖進包圍圈,再次突圍救出其他人。
孫權軍軍心已亂,望風披靡,無人能擋住張遼的沖擊。
戰斗從日出一直持續到中午,吳軍士氣全失,雖然人馬眾多,也沒有能夠攔住張遼。
在李典的接應下,張遼只損失了數十騎,全身而退。
合肥城內的守軍,在城頭親看目睹張遼如此神勇,軍心大定。
張遼回軍以后,按照曹操的錦囊妙計,修整守備,固守待援。
孫權領軍圍攻合肥城十多日,多次攻打城門不能攻下,將士們害怕張遼的突襲,可謂身心俱疲,毫無戰心。
剛好軍中發生疫疾,軍士病倒的不少,孫權便命大軍班師,自己則和千多虎士與凌統、甘寧、呂蒙、蔣欽等殿后。
等孫權軍撤到逍遙津北,張遼觀察到孫軍撤退以后陣型散亂,是一個追擊的好機會。
張遼與李典乘機率軍追擊,孫權軍頓時混亂,孫權被圍在中間。
凌統親率三百近衛沖入重圍保護孫權,甘寧則引弓掩護,呂蒙、蔣欽等均拼死拒敵。
凌統救出孫權,便回頭再戰。
但孫權撤退路上的橋已被敵軍所毀,丈余無板,當時孫權近監谷利在馬后,叫孫權抓著馬鞍、松開韁繩,谷利在后面加鞭,以助馬勢,孫權順利躍馬過河,與津南率三千人防備的賀齊會合,才算成功逃脫。
而凌統則與甘寧等繼續阻擋敵軍,左右人馬死傷殆盡,自己也身受創傷,殺死數十人,知道孫權已安全,才披甲潛行逃走。
利用曹操在征戰的機會,孫權精心準備的第二次合肥之戰,又步了第一次的后塵,大敗一場,無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