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但不是幫助曹洪建功立業,而是利用曹洪的名望,前來賺戰功和刷聲望。
所以,軍隊在出發前,曹操當著曹洪的面吩咐曹休道:
“你雖然是曹洪的參軍,實際上是主帥,張飛、馬超是當世名將,你們自己的安危第一,切莫意氣用事,出馬斗將,這次并不需要你擊敗他們,能夠逼得張飛、馬超退軍,就算你大功一件。”
曹洪聽了曹操的話語,也有自知之明,便把指揮權都交給曹休負責。
曹操這樣安排,其中的道道很多。
曹洪資格老,職位高,當統帥領兵當然夠分量,但也不是非他不可,夏侯惇就比他更為合適。
曹休資歷雖淺,但軍事素質高,表面上讓他跟著曹洪歷練,實際上是讓曹洪給曹休做嫁衣,甚至準備替曹休背鍋。
曹操這么做,自然不是因為曹洪的才能不足,他盡可以換人或者和以前一樣,繼續讓徐晃給曹洪當副將。
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太子曹丕,對曹洪非常不滿,曹操想讓曹洪給曹休當擋箭牌,可以找個理由,讓曹洪提前退休。
所謂知子莫若父,曹操知道兒子曹丕,可不是一個善茬,如果曹洪在任上繼續貪贓枉法,那時候他的下場會很慘。
曹操已經年近古稀,自知壽命不久,他已經把曹丕立為太子,因此,在后輩干部的培養上,都是圍繞曹丕進行,給他安排班底。
曹休和夏侯尚,能夠在曹家和夏侯家脫穎而出,得到曹操的重點培養,他們自身的才華出眾,只是一個方面,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都和曹丕的關系非常良好,并得到了曹丕的認可。
事實證明,曹操的安排非常有道理,在這次局部戰爭中,曹休立大功了!
劉備這次派張飛、馬超領軍,大張旗鼓進攻西涼,只是聲東擊西之計。
實際上,劉備的主力精銳部隊,還在陽平關隱伏,準備對付夏侯淵。
劉備派給張飛、馬超的兵力不多,而且還不是收編未久的西川郡兵,他們的任務,也只是吸引曹操的援軍,減輕劉備的壓力而已。
張飛和馬超,都已經知道這個意圖,加上有馬謖這個計策的制定者在此,自然不會讓計策失敗。
曹洪領軍過來以后,自然不會拿生命開玩笑,只是頻繁進行軍議,并不敲定計劃。
張飛和馬超都是當世名將,曹休盡管年輕氣盛,也不敢等閑視之,由他們駐守下辨,雖然只有一萬軍馬,但他也不敢輕捋虎須。
曹休沉穩,在沒有看透張飛的意圖之前,他也是一言不發,曹洪屯住軍馬,停滯不前。
張飛一見曹洪不敢進軍,覺得想敗一場都這么難,心里也是有些小得意,就找馬謖商量。
如果只是拖住曹洪,就這么對峙,自然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時間越長越好。
實際上,張飛他們還需要抽身而退,而且需要失敗以后才能退走,這樣才是皆大歡喜的局面。
馬謖獻計,讓張飛主動給曹洪制造機會,開始分兵。
張飛和馬超,率領主力前往固山駐守,只留下吳蘭、任夔領兩千軍馬,留守下辨。
曹洪雖然智謀不足,但也看出張飛是在用計,而且張飛和馬超的超強組合太過嚇人,曹洪自是不敢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