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漢中郡和關中被秦嶺所阻隔,騎兵無法快速支援,等于是以一郡之地對抗整個劉備集團。
劉備可不是劉焉父子可比,肯定不會放棄漢中。
劉備一日不亡,漢中爭奪戰就不會停止,如果要想保住漢中,投入的兵力和錢糧,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就算是擁有整個北方的曹操,也無法長期負擔,唯有攻下西川,才是正途。
否則,就算養兵最也無濟于事,空耗錢財。
為了保險起見,曹操聽從杜襲的建議,把米倉山的糧草轉運到北山大營,準備先在漢水與劉備對峙,就算是交戰不利,也可以從容退出漢中。
當然,轉運糧草也有目的,是想引誘劉備軍主動來攻。
現在米倉山的重要性,就相當于官渡之戰的烏巢,是雙方爭奪的重點區域。
曹操在米倉山和北山都留下了重兵,就怕劉備、諸葛亮不會上鉤。
誰知道,殺害夏侯淵的黃忠,居然敢前來北山劫糧,曹操想都沒想,就發出了生擒活捉黃忠的命令,他要把黃忠解到夏侯淵的墳前祭奠。
曹操把命令發出以后,雖然可以活捉黃忠替夏侯淵報仇,但也等于永遠失去了收取西川的機會,他的內心非常不甘。
沉思片刻以后,曹操腦海突然閃現出一個主意,那就是把黃忠當誘餌,圍而不攻,讓劉備派軍前來救援,然后再各個擊破。
于是,曹操馬上又發出了圍而不攻的命令,讓黃忠和張著在重圍中活下來了。
曹操探馬發現的張飛、魏延、馬超、劉封以及劉備親領的主力等數路大軍,都被曹操在必經之路上設下了埋伏。
曹操對張飛尤其重視,派許諸率領數千虎衛軍前去,想要把張飛斬殺,對劉備殺害夏侯淵還以顏色。
但劉備似乎發現了曹操的意圖,幾路大軍都是行蹤縹緲,根本就沒有救援黃忠的打算,讓曹操頗為疑惑。
但曹操并沒有失望,因為他的計策并沒有完全失敗,他已經派人放出了消息,劉備“見死不救”,而且他不救的是進攻漢中的頭號功臣黃忠。
劉備能夠吸引一大批人效忠,主要是他“仁義”的名聲。
劉備進攻劉璋,本來就給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如果劉備再對黃忠見死不救,那他以往的好名聲盡毀,很可能導致部下離心離德,或許就有機會擊敗他。
曹操把劉備所有兵力都算計進去了,但因為黃忠和趙云本是一路軍隊,黃忠出兵以后,趙云隱伏在營中不出,剛好躲過了曹操的探查。
因此,在趙云救援黃忠的來路上,并沒有設下埋伏,只派出一些兵馬巡邏,防止黃忠單騎突圍以后走脫。
趙云救援黃忠,可謂出其不意,并沒有受到多少攔阻,就找到了黃忠的下落。
趙云不但打了張郃、徐晃一個措手不及,也徹底打亂了曹操的部署,誘使劉備決戰和毀壞劉備名聲的計劃,全部落空。
曹操自然不想放過這個機會,親自領左右將士來追趕趙云。
趙云已經領軍回到本寨,但因為沒有能夠甩開追兵,營寨的位置徹底暴露。
趙云的營寨建立在漢水邊的一座山谷之中,非常隱蔽,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副將張翼把趙云迎入寨中,望見后面塵起,知道是曹兵追來,就對趙云建議道:
“曹操追兵漸近,可令軍士閉上寨門,上敵樓防護,此地險要,曹操的兵力施展不開,可以固守待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