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現在軍無戰心,又無糧草,如果不能盡快退守陽平關,被張飛和魏延拖住,就會不戰自潰!”
夏侯惇一想也是,南鄭到陽平關,要走百余里山路,必須有足夠的體力,就同意韓浩的建議,放棄反攻南鄭城,領大軍向陽平關撤退。
魏延雖然很想與夏侯惇一戰,但夏侯惇開始撤退以后,他連沖開后軍的陣勢都難,別說是殺到夏侯惇的中軍了。
魏延兵力上處于絕對的劣勢,他的目標是攻下南鄭城,自然不會敢窮追不舍。
目送夏侯惇領軍離開以后,馬謖才下令打開城門,把魏延接進來。
馬謖刻意保持低調,并沒有發號施令,而是把權利都交給了魏延。
魏延當仁不讓,馬上派兵占領軍營、倉庫等重地,并派兵把守其他三門。
張飛因為害怕和夏侯惇交戰,領軍繞城而行,并不知道馬謖已經搶占城門,夏侯惇退守陽平關的消息。
他害怕攻城再次碰上夏侯惇,就在城外慢慢行走,等他率軍到達北門的時候,因為馬謖不想居功,魏延已經接受了整個南鄭城。
這樣一來,張飛雖然是攻取南鄭的主將,馬謖在城頭上也懸掛了張飛的將旗,但因為他被夏侯惇逼退,第一個領軍進城的是魏延,攻取南鄭的首功,就落到了魏延身上。
……
…….
曹操整軍準備退回南鄭,還沒有行動,就收到了夏侯惇派人送來的軍報,才知道張飛、魏延已經攻下了南鄭。
失了南鄭,等于大部分糧草落入劉備手中,曹操已經沒有了進攻西川的資本,心驚不已,愈加不敢在定軍山停留,引軍望陽平關而走。
劉備自然不會放過追殺的機會,領軍尾隨在曹軍之后,尋找戰機。
雖然并沒有大的戰果,但劉備大軍一路追至南鄭褒州,撿漏抓捕潰兵,截取軍糧、輜重等,收獲也不少。
劉備在褒州安民已畢,又接到張飛、魏延攻占了南鄭城的捷報,劉備這才篤定,這次漢中之戰,自己已經取得主動,這韓忠軍算是在自己掌中了,就問諸葛亮道:
“軍師,到現在我還如在夢中,曹操此來,何敗之速也?”
諸葛亮想了想,總結道:
“曹操從漢中移民關中,人心不定,軍無戰心,他平生為人多疑,雖能用兵,疑則多敗,我先用疲兵之計,再以疑兵之計勝之。”
劉備因為有了南鄭城的軍資在手,米倉山的糧草也大都落到了自己的手里,并不害怕久戰,自信心暴漲,就對諸葛亮說道:
“今曹操和夏侯惇都領軍退守陽平關,雖然人多勢眾,但其勢已孤,軍師將何策以退之?”
諸葛亮說道:
“曹操雖敗,但軍力猶存,不可與戰。我已算定,陽平關糧草并不足以支持數十萬大軍駐扎,肯定需要從陳倉道轉運糧草,主公可差張飛、魏延兩將,分兵兩路去截曹操糧道,令黃忠、趙云,分兵兩路前去陽平關四周放火燒山,則曹操軍不戰自亂”。
劉備然其言,下令四路軍將,各引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