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對陣,曹彰出馬單搦劉封。
劉封本來就是奔曹彰來的,不甘示弱,飛馬來戰,只數個回合,劉封左支右拙,大敗而歸。
其實,劉封與曹彰的差距并沒有那么大,主要是曹彰一上來就拿出了看家本領,劉封驟不及防,這才被速速拿下。
曹彰要完勝劉封,自然不會讓他輕易脫身,緊追不舍,并麾軍掩殺。
孟達在后看得真切,引兵前進,就要攔住曹彰,接應劉封回陣。
曹彰臨來之時,對雙方的將領也都進行了了解,對名聲不顯的孟達并不放在眼里,縱馬向前就要廝殺。
忽然,只見曹兵后軍大亂。
原來,是在太白山休整的馬超領軍殺到。
馬超只有五千軍馬,本來是要攔住褒道的入口,讓曹操進退兩難。
但因為曹彰領數萬大軍從斜道過來,馬超兵少不敢動,只得撤到山腰之上。
見到曹彰與劉封交戰,馬超領軍殺出,偷襲曹軍的后軍。
馬超士卒蓄銳日久,到處耀武揚威,后軍都是輜重兵,勢不可當,陣型大亂。
孟達一見機會難得,引兵夾攻。
但曹彰治軍頗嚴,很快穩住陣腳,雖敗不亂,三軍混戰,各有損傷。
劉備遠遠看到劉封單搦敗下陣來,打曹操臉不成,劉備的心情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心里對劉封的不滿情緒隨之而生。
孟達雖然抓住了戰機,但他帶來的軍隊戰斗力不強,并沒有取得太大的戰果。
只有馬超,因為出其不意攻擊曹彰的后軍,斬獲不小。
但因為兵少,而且害怕被曹操斷了退路,馬超也是見好就收,領兵退走。
這次交戰,斗將是曹彰戰勝了劉封,坐實了曹操所言不虛。
混戰則是劉備軍稍微占據上風,兩軍各有顧忌,在褒斜谷界口扎住營寨對峙。
曹操屯兵日久,糧草供應的負擔頗重,雖然兵力占優,也是進退兩難。
欲要進兵,又被馬超拒守褒谷口要道,威脅退路。
欲收兵回長安,又于心不甘,心中猶豫不決。
很快,又一天有過去了,到了晚餐的時間,曹操的私人廚師進獻雞湯,碗中有數根雞肋,曹操正猶豫要不要啃食,正好夏侯惇入帳,稟請夜間口令。
曹操脫口而出道:“雞肋!”
夏侯惇雖然奇怪,但并沒有多嘴動問,而是傳令眾值夜將官,都稱口令“雞肋”,方可放行。
行軍主簿楊修,一聽傳“雞肋”二字的口令,很是奇怪。
因為曹營的口令,歷來都是曹操親自擬定,而曹操喜歡賣弄才學,每次的口令,都是寓意頗深。
楊修沉思片刻以后,恍然大悟,料想曹操無心再戰,便教隨行的數十親信軍士,各自收拾行裝,準備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