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劉備已經拿定主意,要好好鞏固現在的戰果,不再節外生枝。
法正去找黃忠,劉備和諸葛亮早就看在眼內,知道法正還沒有死心,他們過來之前,剛剛商量好了應付的辦法。
法正的話語,早就在諸葛亮的意料之中,劉備按照諸葛亮的囑咐,對法正和黃忠說道:
“孝直和漢升,都是我的肱股之臣,容不得發生半點意外,尤其是孝直,早晚需要你定計,這樣危險的事情,豈能讓你們前往?別說只是有可能取得關中,只要你們存在生命危險,人死不能復生,就算一定能夠得到關中,我也不能用你們的安危去換取!”
劉備把話說到這個地步,法正雖然心有不甘,還是放棄了這個計策。
法正對自己的計策不能實行,有點落寞,但想到劉備對自己的關懷,心中一股暖流趟過。
……
……
因為劉備在漢中城外據險而守,其他大將也分別守住各處險要,曹操一時也沒有破敵之策,只得等待機會。
因為曹休領虎豹騎在武都鎮守,許褚又被張飛刺傷,夏侯惇就臨時充當曹操的親衛統領。
作為親衛營的臨時主將,事關曹操的安危,夏侯惇雖然與曹操是兄弟之親,也不敢大意,非常負責。
聽到手下軍卒來報知楊修的舉動,夏侯惇驚愕不已,親自到楊修至帳中,向楊修問道:
“天色已晚,楊主薄為何吩咐士卒收拾行裝?”
楊修雖然才智不差,但他也有文人們的通病,就是喜歡出風頭。
他讓手下提前收拾行裝,本來就是博人眼球的舉動,等著別人前來請教,自然早就想好了說辭,就從容地對夏侯惇解說道:
“從今夜的口令,便知魏王不日將退兵歸也!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今我軍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空耗錢糧無益,不如早歸!我料來日魏王必班師矣。故先收拾行裝,免得臨行慌亂。”
夏侯惇雖然是沖鋒陷陣的武將,但對楊修的學問還是挺佩服的,加上他也認為退兵是上策,不由嘆道:
“難怪主薄能成為魏王心腹,真知魏王肺腑也!”
辭別楊修以后,夏侯惇吩咐手下親兵也悄悄收拾行裝。
但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墻,夏侯惇是曹操親信,備受其他人的關注,一見他收拾行裝,寨中諸將,自然想到是曹操要退軍了,無不準備歸計。
當夜曹操心煩意亂,夜不能寐,叫上貼身衛士,手提鋼斧,繞寨私行,查看軍營的防務情況。
剛出中軍帳不遠,就是夏侯惇的營寨,卻見寨內軍士,各準備行裝。
曹操一見,大驚失色,前往其他軍營,也到處都是收拾行裝,急回中軍帳,召夏侯惇問其故。
夏侯惇一見曹操滿面怒容,不由吃了一驚,只得實話實說道:
“大王主簿楊德祖,先知大王欲退兵之意,故此收拾行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