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認同了顧雍的意見,就將眼光投向了一直主張聯劉抗曹的諸葛瑾。
諸葛瑾雖然和諸葛亮是親兄弟,但兩人各為其主,從來不會因私廢公,他對孫權的忠心,是毋容置疑的。
但因為諸葛亮是劉備手下重臣,他當然希望孫權與劉備一方交好,也免得他們兄弟在戰場上相見。
諸葛瑾胸懷寬廣,溫厚誠信,得到孫權的深深信賴,稱為“神交“。
他看到孫權的目光以后,心領神會,知道孫權想讓他出使襄陽,但又沒有什么合適的借口。
諸葛瑾心里一動,馬上有了主意,站起來說道:
“主公,我上次到荊州,聽聞關羽將軍到荊州前尚未成家,到荊州以后,劉備給娶與妻室,先生一子,次生一女。其女尚幼,未許字人。我愿意前往襄陽,與主公世子求婚。若關羽肯許這場婚事,則說明他非常看重雙方的盟友關系,可以與云長計議共破曹操之事,如果關羽不肯嫁女,則說明他對主公襲取荊南的事情耿耿于懷,早晚還要生事,則可考慮倒向曹操,然后計議攻取荊州之事。”
孫權聽了諸葛瑾的建議,仔細考慮了一下,覺得諸這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可以說是親上加親,一舉兩得,如果成功,算是替他解決了一個難題!
因為孫權把孫尚香接回來以后,雖然并沒有給他添亂,他反而有些受不了!
以前,孫尚香嬌蠻可愛,動不動就和自己鬧別扭,做一些無傷大雅、匪夷所思的事情。
但自從跟劉備回到荊州,再次回到江東,就如同換了一個人一樣。
不但服侍母親盡心盡力,而且變得百依百順,很得母親歡心,母親的身子骨,也一下子好多了。
而且對自己這個兄長,孫尚香也是禮敬有加!
但孫權就是受不了孫尚香那幽怨的眼神,以及藏在眼底深處的不滿!
孫權知道,這是孫尚香在默默抗議,心里肯定想念夫君劉備。
現在劉備的實力并不比自己弱,如果能夠和睦相處,孫權也不介意她們夫妻破鏡重圓。
但劉備不主動提出,如果讓孫尚香自己回去,他孫權還真是丟不起這臉!
這次如果關羽答應和自己結親,那就是親上加親,不但荊州對江東的威脅降到了最低,而且與劉備的關系也能得到進一步緩和。
最主要的是,孫權可以用納彩之名,讓孫尚香作為婆家人隨往荊州,然后不著痕跡回到家里,然后再進入西川,與劉備破鏡重圓。
于是,孫權先送滿寵回許都,然后遣諸葛瑾為使,投荊州而來。
諸葛瑾是諸葛亮的親哥哥,而諸葛亮與關羽相處還是相當融洽,守城將領看到是諸葛瑾到訪,連忙請入城,與關羽相見,雙方禮畢,關羽問道:
“子瑜此來何意?”
諸葛瑾也不客套,直接回答道:
“特來求結兩家之好。”
聽說諸葛瑾要來做媒,看樣子自己還是主角,關羽也相當奇怪,就問道:
“子瑜,你是替誰家求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