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不同的利益團體。
劉備入主西川以后,從荊州帶來了一些官員,也挑選樂意一些官員交流到荊州,手下的文武官員,按照資歷的深淺和屬地的不同,大體可分為三個派系。
第一,元老系
是劉備真正的嫡系,主要是以關羽、張飛、趙云,及孫乾、糜氏兄弟、簡雍等人為代表。
他們都是劉備艱難起家之時,鞍前馬后跟隨,在論功行賞的時候,自然把他們過去的功勞也計算在內,都占住了相對重要的高位。
元老系人才濟濟,功勛卓著,現在風頭正勁,難以抗衡,可謂一枝獨秀。
第二,荊州系
這一派是劉備占據荊州以后組建的班底,現在是以諸葛亮為首,馬良兄弟、向寵叔侄,以及黃忠、魏延、楊儀、蔣琬、費祎、劉敏等人,都是非常重要的骨干人員。
荊州系的數量可不少,雖然在地位上暫時屈居元老系之下,但因為諸葛亮舉足輕重的位置,加上很多官員的潛力比較大,上升勢頭非常不錯。
第三,益州系
劉備入主益州后,劉璋的部下法正、李嚴、黃權、劉巴等人投誠,因為需要安撫當地世家大族,在劉備的特殊關照下,成為制衡荊州系的重要勢力。
益州系的官員,雖然功勞不顯,與劉備的關系也稍微有點疏遠,但因為法正在劉備心目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加上官員數量的絕對優勢和主場之利,與荊州系相比,并不落下風,
馬氏兄弟,本來屬于荊州系的骨干,馬謖就任成都縣令以后,荊州系雖然也有人對馬謖半路殺出有些異議,但因為是諸葛亮的意見,并沒有人出來為難。
元老系因為關羽遠在荊州,張飛又不善于拉幫結派,趙云對劉備唯命是從,實際上是按照劉備的意思行事。
因為馬謖與張飛相交莫逆,糜竺等人身居高位,對這個小小的成都縣令職位不感興趣,并沒有人向馬謖發難。
當事人吳班,雖然貴為外戚,但依然保持本色,一如既往地豪放。
吳班沒有當上成都縣令,并沒有影響他回到成都,劉備任命他為領軍,統領保衛王宮的禁軍,比成都縣令要威風得多。
因此,吳班沒有當上成都縣令,反而是一件好事,并沒有把與馬謖競爭失敗的事情放在心上。
只有益州系的一些世家子弟,他們年齡與馬謖相近,自負才華不在馬謖之下,自然對馬謖職位遠在他們之上非常不服氣,紛紛給出自己的難題。
所謂的難題,就是這些人利用主場之利,挑一些陳谷爛芝麻的案件,找人繼續狀告,讓馬謖審理。
這些案子,都是他們精心挑選,有的還進行了一些精妙的設計,但也都在規則之內,案件都有蛛絲馬跡可尋,并沒有難倒善于推理的馬謖。
馬謖不想出風頭,雖然逐一破解這些看似疑難的案件,但并沒有華麗的判詞,對證據的搜集非常充足,讓他們無法反駁。
次數多了以后,那些想在文字上做文章的才子們,看到馬謖根本就不接招,只是以事實說話,感覺索然無味,漸漸失去了興趣,馬謖倒也落得清閑。
誰知道,馬謖的好日子并沒有持續多久,和馬謖同批出任廣都縣令的蔣琬,因為不理政事被劉備撤職。
蔣琬是劉備入川以后,第一個當場罷免的官員,在整個西川官場引發了一場地震,整個官場的風氣為之一清。
因為蔣琬是荊州系年輕俊才的代表人物,他的被撤職,讓整個荊州系的官員面上無光。
蔣琬自己倒沒有什么,因為諸葛亮當場出面作保,他除了被免除官職,并沒有受到其他的處罰,只不過從正式官員又回到了給諸葛亮做幕僚的身份。
但蔣琬的一般知交好友,都認為是馬謖用不正當手段搶占了成都縣令的職位,才是禍害蔣琬的根源。
他們本來就對馬謖年紀輕輕,就占據了成都縣令這個重要職位非常不滿,剛好借題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