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占據荊州以后,面對強大的曹操和強勢的孫權,為了自保,大力擴軍。
但半個荊州的地盤還是太小,奉養的軍隊有限,在劉備入西川之時,荊州的兵力已經超過二十萬。
因為軍資糧草的壓力太大,劉備得到劉璋的邀請,順勢帶領五萬軍隊進入西川。
這是龐統親手訓練的精兵,并不是那些百戰精兵,不影響荊州守軍的戰斗力。
后來劉備和劉璋反目成仇,龐統戰死,諸葛亮率領趙云、張飛入川助戰,也只帶走了三萬軍隊。
諸葛亮的《隆中對》中,荊州是重要的一環,他離開時把荊州的安危放在第一位,保持關羽麾下有十余萬可戰之兵。
關羽鎮守荊州多年,在邊界上與曹仁也經常發生小摩擦,但雙方的折損都不大。
關羽是疆場老將,荊州政務在馬良的打理下,勢頭非常不錯,糧食有不少的結余,讓關羽有機會征兵補充戰損。
所以,荊州軍隊的數量并沒有因為戰損而減少,反而緩慢增長,現在關羽麾下差不多有十五萬大軍,已經接近荊州現在稅收能夠養軍的極限。
關羽對這次出征非常重視,第一次就出兵五萬,占總兵力的三分之一。
雖然并不影響荊州的正常防御,但糧草軍資的消耗,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自從呂蒙偷襲荊南以后,關羽對江東深懷戒心,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在襄陽留下了足夠的兵馬,可以隨時支援江陵。
就算孫權背盟,關羽也能從容調兵抵擋。
第二天一大早,關羽殺豬宰羊,祭了“帥”字大旗,遂起兵直奔新野而去。
曹仁得了曹操密令,知道攻擊襄陽只是虛張聲勢,挑起戰爭,因此,行軍并不快速,進入新野以后,據城而守。
這天早上,曹仁正和滿寵商量如何進兵,忽探子來報,關羽親自領兵前來攻打新野。
曹仁曾經在徐州、官渡與關羽并肩作戰,對關羽的武藝和統兵能力非常忌憚,聽說他親自領兵前來,就提出堅守不出的作戰計劃。
對這次戰爭,曹操的準備相當充分,把曹仁麾下的將領進行了大調整,那些頗具潛力,重點培養的小將,前來鍍金的官二代,全部調走了,副將也換成近年來崛起的年輕將領翟元。
翟元名聲不顯,是許昌中等世家翟家的年輕俊杰。
自從軍以來,一直是曹真的部屬,他跟隨曹真一起歷練,雖然只是打醬油的角色.,但跟在曹操看好的曹真后面搖旗吶喊,倒也有不少功勞進賬。
漢中之戰以后,曹操論功行賞,翟元被曹操提升為副將。
翟元的武藝確實不錯,在同齡人中也屬于佼佼者,僅次于曹真、曹休、夏侯尚等有名的軍中新秀。
這次曹操調兵遣將來荊州,是打敗仗來了,老將曹仁,因為功勛卓著,不在意背鍋一次。
但曹操不會再派自己的兒子曹彰、以及下一代的精英人物曹休、曹真、夏侯尚等人前來,免得壞了他們的名聲。
這幾人一直是曹操重點培養的對象,是他留給曹丕的班底,他們要的是軍功和資歷,而不是一場失敗。
翟元剛提升副將不久,渴望得到更多的軍功,主動請纓前來荊州參戰。
既然有人愿意過來承擔失敗,曹操自然不會拒絕。
而且以翟元的職位和武功,雖然也是曹軍中的中堅力量,但他的潛力不大,就算是戰死,都不會影響大局,也不算折損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