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導官回答道:“罾口川。”
關羽心里一動,脫口說道:
“魚入罾口,豈能久乎?”
轉念一想,于禁營地雖然低洼,適宜水淹,但現在是秋末,天干物燥,馬上進入枯水期,水攻根本無法實施。
看來,于禁扎營之前,早就想到了這點,雖然是火攻的好節氣,但于禁又防備森嚴,料難得手。
回到本寨,關羽想起馬良的忠告,已經有了決斷:既然無法擊敗于禁,不如早點退兵。
關羽下令手下諸將。保養修理船筏、水具。
關平非常疑惑,不由問道:
“父親,陸地相持,何用水具?”
關羽還存在僥幸心理,萬一覓得戰機,就可以行雷霆一擊,并不想過早透露退兵的意圖,就對關平說道:
“非你所知也!”
其實,這些船只、水具,是關羽早就準備好。
本來用途是準備從水路支援公安的傅士仁,防備呂蒙的偷襲,想不到現在卻用著退兵之用。
但用作退兵也很不錯,可以快速退兵,并不怕不諳水性的于禁軍從背后掩殺。
就在關羽讓軍士們把糧草軍資搬往船只之上,準備退軍之時,忽然下起了瀝瀝秋雨,而且連綿不斷。
關羽一見有望水淹于禁,大喜過望,連忙吩咐關平道:
“坦之,你速差人堰住各處水口,待水大之時,乘高就船,放水一淹,罾口川之兵,皆為魚鱉矣。”
關平這才想起,關羽早就修理船只、水具的用意,心中拜服。
于禁大軍屯于罾口川,連日大雨不止,督將成何害怕關羽水攻,專門求見于禁,建議道:
“大軍屯于川口,地勢甚低;雖有土山,離營稍遠。即今秋雨連綿,軍士艱辛。近有人報說荊州兵修理船只、水具,移營于高阜處,又于漢水口預備戰筏;倘江水泛漲,我軍危矣,將軍宜早為計。”
看到秋雨不止,于禁作為主帥,當然要找當地人問詢。
他得知秋雨不是夏雨,并不能持久,很難造成洪水泛濫,關羽想要水攻,基本不可能。
而關羽的船只、戰艦,并不是現在才準備的。
于禁早就做好了調查,知道關羽的船隊和烽火臺的存在,是用來防備江東孫權的。
于禁判定,關羽是想要退軍了,正準備整頓軍馬,等關羽退軍之際,隨后掩殺,趁勢奪回新野。
因為成何是龐德的得力屬下,幫助龐德給于禁制造了一些麻煩,于禁聽了他的言語,心中不喜,責備道:
“現在秋干物躁,馬上進入枯水期,秋雨安能造成大水?關羽的戰船早就準備好的,現在整理船只戰艦,要不能攻打大營,吾料關羽不久之后就會退兵,你還是回去整頓兵馬準備掩殺,不要惑我軍心!再到處亂言,就按軍法斬首!”
成何聽于禁說的有理有據,無言以對,羞慚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