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意見,是老二馬仲常提出來的,他主張占住零陵、武陵兩郡之地,據城防守,等待劉備出兵西川,然后起兵響應,再領軍反攻荊州。
馬仲常在馬伯常病逝以后,自動升級為老大,他的話語權很大。
但他沉迷于制作各種器械,根本不管家族的事務。
反而是老三馬叔常,因為掌管家族的財權,很自然接管了馬家大權。
馬仲常早年讀書習武,也是一個文武雙全的胚子。
但因為沉迷于奇淫技巧,他早就不再習武。
雖然底子還在,還有幾分勇力,但對行軍打仗已經是徹底的門外漢。
這次馬仲常第一個提出鎮守零陵和武陵兩個城池的設想,是因為他用馬謖提供的武器圖紙,制作了很多先進的防御器械,其中威力最大的無疑是強弩。
強弩做成以后,經過試射,很隨便就能射死一頭壯年的公牛,但并沒有經過實戰的檢驗。
馬仲常來到荊南以后,帶領輜重兵每天加班加點,在零陵和武陵兩個城頭之上,安裝了不少的城防設備,尤其是強弩的數量很大,他非常想要檢驗一下強弩的威力。
馬仲常打造的超大強弩,是應用了馬謖提供煉鋼技術,用機關發射箭支,發射力是鋼制的大彈簧,力量大,射程遠,箭支的大小和普通的長矛相仿,殺傷力超強,一旦人馬被射中,絕無幸理。
馬仲常平時的任務,就是帶領手下一幫徒弟和工人,打造各種新式武器,他在制造方面的天賦很高,打造的各種武器非常精巧。
馬叔常因為在各處商號囤積了不少的糧食,并按照馬謖的建議,各大城鎮都安排了坐探,這次大軍集結,他擔任參謀的角色,并負責大軍的糧草輜重。
馬仲常生產的先進兵器可不少,他對這些兵器的威力非常期待,這幾天就在零陵城的城頭上巡視,專門討要了指揮軍士們使用強弩的權利,就是等著看強弩的威力,想要進一步改良因此。
他的這個建議,自然無人反對,但他提出的防守主張,直接被另外三人忽略。
第二種意見,卻是馬良提出來的。
馬良在五兄弟之中,被認為才華最高之人,目前的成就也最高。
他雖然只是書生,但在荊州為官多年,主管的是政務,也經常參與關羽的軍事會議。
雖然他從小不練武功,并不意味著他不通軍謀。
他也是熟讀兵書,在荊州與曹操的多次沖突中,馬良多次作為關羽的參軍,與曹軍大戰數次。
雖然主管糧草軍需,但在參贊軍務時也有獨特的見解,在軍中威望頗高,這才引起關羽的忌憚。
馬良看到馬叔常和馬謖在荊南藏兵數萬,心中也很佩服。
在江陵還沒有被占領的時候,馬良甚至試圖說服馬叔常和馬謖,讓他們帶兵增援關羽攻打樊城,但被馬謖斷然拒絕。
因為馬家在公安、江陵等地方都留下了大量探子,馬謖兄弟人在零陵,第一時間得到了呂蒙偷襲公安成功、江陵糜芳不戰而降的軍情。
聽到這個消息,馬良面色發白,他知道,關羽徹底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