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聽了馬良話語,并沒有及時回答,他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這次關羽攻打樊城,功敗垂成,本來無關荊州大局。
但因為呂蒙的背盟突襲,荊州已然難保,這對整個劉備集團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少了半個荊州的地盤,劉備的綜合實力,至少下降三成。
但對馬謖本人,乃至整個五溪蠻和馬家,是一個難得的大機遇。
聽了馬叔常的意見,馬良因為可解關羽之圍,非常贊同,馬謖也怦然心動。
如果馬謖在荊南的動靜搞大,自然可以減輕關羽的壓力。
但紙包不住火,馬家的實力,是無法瞞住孫權和劉備的。
馬謖暴露實力和野心以后,再屈居人下已經是不現實了,只能硬著頭皮,自己另起灶爐。一旦能夠頂住孫權的圍剿,馬家就能夠形成一個新興的勢力。
以馬謖穿越者的學識,站穩腳跟以后,發展壯大,也不是奢望。
馬謖雖然低調,但對逐鹿中原,也是非常期待的。
但現在的時局,處于久分必合的開始,天下原來的大小數十個軍閥,都已經被吞并,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經不是新興勢力能夠順利崛起的時候。
就算馬謖能夠抓住這次難得的機會,在荊南形成氣候,自成一路勢力,但后面的路,卻是舉步維艱。
首先,孫權的后花園被馬謖放了一把火,又堂而皇之把這里當做是自己的家。
“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孫權肯定對馬家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
所以,就算馬謖占領荊南四郡,站穩腳跟,孫權肯定是手段盡出,要把馬家勢力連根拔起。
以四郡之地,要面對整個江東的連續不斷的攻擊,馬謖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支持不了多久。
尋找外部盟友,是必須的。
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劉備與孫權是敵對勢力不假,但對背叛自己另起灶爐的馬家兄弟,劉備心里肯定比孫權還痛恨,說不定還把關羽被擒的黑鍋甩給馬家兄弟。
劉備看馬謖給孫權添亂的份上,自己不出兵討伐,已經不錯了,要想劉備成為馬家的盟友,肯定是不可能的!就別指望劉備出兵相助。
曹操與孫權新結聯盟,而且還是曹操占主導地位。
見到江東這種亂局,最高興的自然還是曹操,他對馬謖給孫權添堵,肯定是要支持的。
但因為馬家并不受曹操的控制,曹操的支持,也就限于口頭上的支持,能夠給馬家兄弟封一個州刺史之類的虛職,已經是最大的助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