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被范疆伸手拉住。
他收起匕首,接過新亭侯刀以后,氣勢已泄。
因為張飛積威太重,其實張達心里打鼓,已經不敢下手了。
又不想在范疆面前丟了面子,張達只得硬著頭皮舉起短刀,顫抖著雙手,一寸寸往張飛的脖子落下。
就連旁觀的范疆,都緊張得雙拳緊握,手心冒汗。
眼看刀刃離張飛的頸部不到一寸,張飛雖然鼾聲如雷,但感覺非常靈敏,刀刃迫近,讓他肌膚受到刺激。
睡夢中,張飛以為是被蚊子叮咬,舉起蒲扇大的手掌,一巴掌拍了下去。
大概是天意如此,張飛的巴掌,剛好打在刀背上,手落刀落,無聲無息,鋒利的新亭侯刀,居然如切豆腐般的,把主人張飛斗大的頭顱切了下來。
張達面色蒼白,渾身虛汗,全身乏力,軟倒在地上。
既然張飛已死,一旁的范疆表并沒有異常,他順手拿起一塊黑色包布,把張飛的頭顱包好,背在背上,拉起張達的手,就要一起離開。
范疆冷靜非凡,離開前抬頭一看張飛的無頭尸體,覺得容易被發現,就拉起被單,把張飛整個蓋住,看起來像蒙頭大睡的樣子,然后轉身離開。
張達雖然被張飛所驚,身不由己軟倒,但他畢竟也是殺人如麻的疆場老將,很快就恢復過來。
他們兩個出了中軍帳,鎮靜自若地騙過外面的守衛。
出了軍營,兩人也不回家,馬上開始逃跑。
他們動手之前,早就安排了退路,數十名心腹,準備好逃亡的物品。
他們按照早就挑選好的路線,走偏僻的山路,往荊州而去。
……
……
劉備在成都整軍,準備御駕親征。
諸葛亮一見阻止不了劉備東征,就退而求其次,建議讓劉備坐鎮成都,召張飛前來為主帥,自己愿意當軍師,輔佐張飛攻打荊州。
劉備仔細考慮一番以后,覺得現在的張飛挺好的,一直對自己言聽計從,關鍵時刻為自己沖鋒陷陣。主要是自己從來沒有讓他獨當一面,也就是說沒有讓他嘗到權利的好處。
一旦這次任命張飛為主帥,又有諸葛亮為輔助,以張飛的英勇善戰和諸葛亮的智計百出,很可能戰勝孫權,很快收復整個荊州。
那時張飛功高蓋世,可不是漢中可比,而且也沒有第二個魏延可以頂替張飛,自己不得不把荊州交給張飛鎮守。
劉備除了認為張飛沒有獨當一面的才華,主要還是怕張飛步關羽的后塵。
關羽在荊州后期,建立自己的小王國,自己的政令,在荊州幾乎無法執行,讓他心中不喜,但也不能責怪關羽。
張飛雖然不像關羽那樣剛愎自用,自己應該還是能夠制衡,問題是自己的兒子劉禪肯定無法駕馭。
劉備自覺身體大不如前,不想給兒子留下隱患,就斷然否決了諸葛亮的提議。
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自古一來,不管哪個政權,少不了奸臣當道,但從來都不缺乏憂國憂民之,他們敢于用自己的性命去踐行自己的理想。
劉備要傾西川之兵,與孫權大戰,此戰勝負難料,但關系到劉備集團的生死存亡,自然還有很多不同意見,但大多數人都是明哲保身,不敢以死相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