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步騭又擔任過海鹽縣長、潘陽太守,他的官聲不錯,政績頗佳。
自漢末以來,交州因為地處偏遠而難以管制。
以前朝廷任命的交州刺史朱符、張津等,都因為難以有效控制局勢,不是被殺就是被迫逃亡。
當時的交州刺史賴恭,是劉表在世時任命的,他與蒼梧太守吳巨吳巨結怨,吳巨將賴恭驅逐到零陵郡,剛好呂蒙偷襲荊南成功,賴恭于是向孫權求援。
孫權一直想要進軍交州,只是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借口,既然有了賴恭的求援,就是名正言順,他自然不想錯失良機。
當時孫權正和劉備對峙,抽不出兵力和人手進軍交州,就向謀士們問計。
諸葛瑾曾經和步騭一起游歷了差不多一年,非常了解步騭的能力,看到別人沒有辦法,就舉薦步騭前往交州。
孫權對諸葛瑾非常信任,隨即遷步騭擔任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將,統領他親自訓練出來的弓箭手千余人,南行接管交州。
步騭很快就在交州站穩了腳跟,于是,孫權追加任命其為使持節、征南中郎將。
步騭到任后,蒼梧太守吳巨陰懷異心,不聽從調遣,步騭設局將他斬殺,威聲大震,交趾太守士燮及其兄弟率眾前來歸附。
當時,前刺史張津故將夷廖、錢博之徒,仍然割據山頭,稱雄一方。
步騭領軍逐一將其討伐消滅,交州的秩序才漸漸趨于穩定,法令得到執行,交州這才真正納入孫權的統治。
因此,孫權對步騭非常信任。
步騭領軍剛剛到達長沙,探子就傳來消息,劉備已經起兵十萬,前來攻打荊州。
不出孫權所料,劉備軍還沒有到,荊州的劉備軍殘部連接五溪蠻開始了行動。
先是習珍領軍進駐零陵北部,緊接著,樊胄起兵攻打武陵城。
眼看劉備領軍就要打過來,荊南又出現動亂,孫權已經有了準備,就想讓步騭領兵平定樊胄、習珍之亂,但潘濬卻提出了反對意見,他對孫權說道:
“步將軍雖然善戰,但軍隊遠來疲憊,加上水土不服,地形不熟,很難取得勝利。荊南局勢復雜,不如讓步將軍先守住荊南重鎮長沙,以為策應,可以另外派人前去平定叛亂。”
武陵郡的蠻族士卒,是有名的好勇斗狠,一般的人還真難以平定,上任蠻王相單程曾經叛亂,東漢名將馬援都在他手上宰了跟頭。
孫權讓步騭前去征討,就是因為他在交州征戰已久,有豐富的叢林作戰經驗。
現在潘濬說的也有道理,孫權就問道:
“承明,你認為誰可以領兵平定荊南之亂?”
孫權讓步騭出兵,潘濬提出反對意見,也是有自己的私心。
他是孫權降尊紆貴請來的,他投降以后,并沒有像樣的功績,因而急需立功證明自己。
聽說是樊胄連接五溪蠻造反,潘濬非常高興,這可是天賜良機!
因為潘濬也是武陵人,知道樊胄是不甘寂寞的人,他早就在樊胄的身邊留下了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