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旌的武功,走的是剛猛路子,他先聲奪人,不上來就拿出全身本事,雖然暫時壓制住了張苞,但他的體力消耗太大,二十招以后,招式難免遲緩,再也不能圓轉自如,招法漸漸散亂起來。
而張苞也是力量型打法,硬當謝旌的斧法而不落下風。
張苞的丈八矛法,是漢朝皇室秘傳,是當世一等一的武功,招式剛柔并濟,快慢結合,尤其是刺法迅疾如風,不是謝旌家傳的斧法可以抵擋的。
當年的張飛,勇名傳遍天下,就是丈八矛法練得圓滿,在千軍萬馬中如入無人之境,被他一矛刺死的敵軍將校,不知凡幾。因此,“一矛刺死!”成了張飛的口頭禪。
張苞的武功,雖然還不及全盛時期的張飛,但也不是謝旌這種二流武將能夠以力破解的!
又勉強擋住了張苞的一個殺招,謝旌已經左支右拙,眼見的抵擋不住。
張苞得了張飛真傳,自然不會坐失得勝良機,想要斬將立功,只聽得他抓住機會,大喝一聲,用出了那招突刺的絕招。
謝旌的招法用老,回斧不及,擋無可當。
好在謝旌生死搏殺的經驗豐富,在間不容發之間做出準確的判斷,順勢打馬向前,躲過了張苞的突刺,他也把自己的后輩亮給了張苞,無法翻身再戰,只能落荒而逃。
譚雄雖然只是一員裨將,但因為他的武功不弱,與謝旌只在伯仲之間。而且他在武陵面對樊胄的圍城表現的可卷可點,配合潘濬斬殺樊胄。
現在荊南的局勢已經穩定,潘濬讓譚雄領兵前來支援孫權,被孫權分派到孫恒麾下,很得孫恒看重。
譚雄見張苞用出了張飛的絕招,心中驚懼。
當年在武陵城外,他就是被張飛一聲大喝嚇得落荒而逃。
現在見軍中好友謝旌也落得如此境地,不由大起同仇敵愾之心,張弓搭箭,一箭射向張苞。
張苞雖然追殺謝旌,但仍然眼觀四路、耳聽八方,聽得箭支破空之聲,躍馬躲避。
但因為馬匹速度太快,收勢不住,坐下黑馬人立而起。
譚雄的暗箭,剛好射中馬腹,箭支深入腹中,只有箭羽外露。
戰馬吃痛,轉身就往本陣逃跑,逃跑中的謝旌聽到張苞中箭,回馬便追。
張苞坐騎負痛奔回本陣,但因為跑動太快,箭支在腹內攪動,不斷加大傷害,還未到門旗邊,再也支持不住,撲地便倒,將張苞掀翻在地。
背后追趕的謝旌,急向前輪起大斧,望張苞的腦袋便砍。
忽一道刀光閃過,一聲輕響,李異的斧頭被磕到一邊,雙手震得有些發麻。
謝旌抬頭一看,原來是對方主將關興到了。
關興見張苞馬匹中箭而回,立即出馬接應,剛好看到謝旌要殺張苞。
謝旌因為一顆心思,全放在張苞身上,并沒有看到關興到來。
關興一刀偷襲,本可斬殺謝旌。
但他害怕謝旌傷了張苞,顧不得偷襲謝旌,就大喝一聲,從一個詭異的角度出刀,擋開謝旌的大斧,救了張苞。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沒有。”
謝旌情知不是關興之敵,拍馬便逃,關羽一揮手,背后張南、馮習一齊麾軍掩殺。
張苞被譚雄射死了馬匹,胸中怒極,換了一匹戰馬,與關興一起,奮力殺向敵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