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然第一反應是劉備軍并不是偷襲孫恒,而是要夾擊自己。
朱然不但是出征的主帥之一,而且還是江陵郡的守將,他可敗不起!
因此,他當機立斷,領軍脫離沙摩柯的軍隊,退往江陵郡的地界,緊守關隘,并向孫權送去告急文書。
孫桓被吳班劫營成功,但他畢竟跟隨孫權,在合肥大敗數次,也不是一無所得,至少練得一身逃命的本領。
在這種不利局面下,孫恒率領自己的親信衛隊,邊退邊收束敗兵,迅速脫離了戰場,居然集結了萬余兵馬。
孫恒又一次大敗,但他并沒有慌神,引敗軍逃出來以后,不是一味逃跑,而是想先找一個能夠堅守的城池,擋住劉備軍的進攻,就問從秭歸城成敗退回來的李異道:
“李將軍,你們一直在此駐守,可知此路前去,何處城堅糧廣,可以久守?”
李異回答道:
“此去正北夷陵城,是大軍糧草囤積之地,城堅糧足,可以屯兵數萬。”
孫恒引敗軍急望夷陵而走,他們進城不久,剛把軍卒安排妥當,吳班率張南、馮習領兵追至。
看到孫恒的旗號出現在城頭,吳班長嘆一聲,知道取城不易,但他還是不想就此退走,下令將夷陵城四面圍定。
吳班接替張飛成為先鋒,一直引而不發,一路小心翼翼,非常低調。
但這并不意味著吳班膽小,也不意味著他不想立功,這次偷襲孫恒,他謀劃周全,他的目標可不是擊敗孫恒那么簡單。
大軍出征,糧草是重中之重。
對江東軍的糧草囤積之地,吳班早就有了想法,一旦能夠占住夷陵城,有了充足的糧草,就等于大軍立于不敗之地。
因此,吳班擊潰孫恒以后,并沒有尾隨追擊,而是馬上整軍,留下幾個小校打掃戰場,并占住營寨。
而吳班親率張南、馮習,往夷陵城進發,想要悄悄攻陷城池,把夷陵城的糧草納入囊中。
畢竟是大軍深入敵境,吳班不敢魯莽,一路偃旗息鼓,悄悄潛行,徑往夷陵城。
誰知道,孫恒雖敗不亂,居然搶先領大軍退守夷陵城,讓吳班的謀劃落空了!
吳班自然不甘心,與張南、馮習商議以后,決定先圍住夷陵城,開始了強攻城門。
吳班這里的攻城還沒有開始,孫恒領著李異、劉阿等人走上了城頭。
雙方并沒有試探,一開始就進入了激烈的交鋒,雙方的死傷都不小,
關興、張苞伏兵擊敗崔禹的援軍,因為黑夜中不好追趕,他們抓到的俘虜并不多,生擒崔禹,是他們最大的戰果。
關興、張苞,本來是劉備的護衛統領,這次前來就是迎戰孫恒,現在孫恒敗走,他們算是完成了任務。
張苞、關興三戰皆捷,已經在軍中站穩腳跟,并不需要去與吳班爭功。
而且吳班作為正牌先鋒,下一步行動也沒有告訴他們。
看到吳班已經占據了孫恒的大營,兩人前去求見。
但守營小將告訴他們,吳班領軍追擊孫恒,還沒有回軍。
關興不想再等下去,就押解崔禹回到秭歸,向劉備報功。
劉備見了大喜,傳旨將崔禹斬首示眾,并大賞三軍。
自此一戰,張苞關興在軍中闖出名聲,號稱“小關張”。
而崔禹被殺以后,劉備雖然是殺人立威,但畢竟也是殺俘,江南諸將無不膽寒,但也因此堅定了他們抵抗劉備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