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有一些文臣武將,對孫權拜陸遜為大都督心懷不滿,在臺下竊竊私語。
壇下有一名年長的中層官員,頓足對身邊同僚說道:
“陸遜乃一介書生,人中美男,統領三軍,就讓天下人笑話了。
另一老臣點頭附和,說:我擔心他連只雞都殺不了,我江東怕是一戰亡國啊!
高壇上的孫權對陸遜囑咐道:
“伯言,你在前線,只管謀劃對劉備的戰事,至于糧草、軍資等后顧之憂,孤自當替你解決!”
陸遜知道。兵貴神速,領命下壇以后,令徐盛、丁奉為護衛,當天就領兵出征。
陸遜又調動諸路軍馬,水路并進。
……
……
曠野之上,劉備軍在荊州的大軍已經完成集結,大營連綿不斷,旌旗蔽日,刀戟如林。
劉備率眾臣,騎馬巡視各個要塞,先保證自身安全,再進攻夷陵城。
劉備所到之處,三軍士卒三呼萬歲,士氣高漲。
劉備躊躇滿志問身邊的陳震、蔣宛道:
“聽說魏帝曹丕,已經下令遷都洛陽,我們需要多長時間,才可以蕩平江東,與曹丕對決!”
陳震能夠跟隨在劉備身邊,自然不是東征的反對者。但他主管的是外交和后勤,并不參與軍事行動的制定,對劉備的問話,不置可否。
陳震的搭檔馬良,本來是馬良,主管軍事謀劃,但因為馬良在蠻王沙摩柯部當監軍,蔣琬被諸葛亮派來接替馬良的工作。
諸葛亮這次派蔣琬來到劉備身邊,是有用意的,想要他在劉備面前表現一番,然后重新啟用蔣琬。
蔣琬是一個聰明人,上次因為盲目效法龐統,被劉備抓了一個現行,拿出來立威,莫名其妙被撤職查辦。
劉備親自撤職的人,就算是諸葛亮也不敢擅自啟用,只能給他一個機會。
蔣琬是諸葛亮重點培養的人才,可不是無能之輩,他這次把自己的位置擺的很正,那就是踏踏實實辦事、得到劉備的認可以后,就可以重新出仕。
蔣琬雖然是諸葛亮的支持者,對東征并不支持,但他知道,這里沒有自己說話的地方,自然是拿出謙虛的態度,做出認真聆聽的姿態。
劉備一見沒有人附和自己,感覺索然無味,正準備回帳中休息,
忽然,一騎飛馬來報,說吳國剛剛封印拜帥,一個叫陸遜的書生,做了江東六郡八十一州的大都督,兼管荊州軍馬和戰事。
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對關羽突然敗亡,暗地里做了詳細的調查。
陸遜接替呂蒙就任都督的事情,也被他查實了。
很多人認為,關羽的敗亡,是因為書生陸遜麻痹,把公安和江陵守軍調走太多。
劉備并不完全這么認為,但他對陸遜的才能,還是非常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