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讓手下將領分頭放火,效果非常之好。
劉備軍很多軍營都出現了炸營現象,軍卒自相殘殺,爭相逃跑。
劉備營寨所在之處,到處火光沖天。
劉備的四十余個大營,雖然是每三個相鄰營寨是一個協防單位,但因為炸營發生以后,直接引起連鎖反應。
一夜之間,劉備十分大軍全線潰敗。
陸遜麾下將領,像敢鴨子一樣追殺敗兵。
黑夜之中看不明白,敗兵們互相殘殺、人馬踐踏,死傷慘重。
陸遜的軍隊雖然追趕甚急,但他的目標可不是那些無關緊要的敗兵,而是蜀漢皇帝劉備。
因此,陸遜只留下一小半軍馬,扼守各處關隘,截殺敗軍。
而大部分精銳人馬,都集結在陸遜身旁。
達到馬鞍山時,陸遜手下已經有三萬多大軍。
看到劉備在馬鞍山扎下營寨,陸遜知道劉備這是想要收攏敗兵,與自己對陣。
但這早在陸遜的意料之中,他并沒有急于攻山,而是讓徐盛、丁奉做出一幅攻山的架勢,時而派出小股兵馬進行騷擾攻擊。
他自己帶領大軍,分散在馬鞍山四周的大路上,準備截殺劉備前來集結的殘軍。
陸遜安排好埋伏,第一個闖進伏擊卷的是張南、馮習。
張南和馮習,是荊州系的得力干將。
這次東征是吳班手下的副將,卻是劉備進攻荊州的事實上的先鋒。
在攻打夷陵城的時候,他們兩人經常身先士卒,親自領軍沖擊城門,給孫恒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劉備停止攻城,并把營寨移入山林之中,但并沒有撤除夷陵城的圍困。
吳班的先鋒之職,已經名不副實,改為統領水軍。
只有張南、馮習,還是在夷陵城附近扎下營寨,繼續圍困夷陵城。
陸遜發動進攻以后,首先燒掉了劉備的馬營,等于是斷了各個營寨的援軍。
張南久圍彝陵城,那夜看到馬營火起,驚疑不定。
忽然馮習領軍來到,兩人商議以后,擔心陸遜主力進攻劉備的大營,合兵一處以后,引軍前去救援劉備。
半路上,兩人從敗兵嘴里得知,劉備已經退往馬鞍上,兩人改道前去與劉備匯合。
張南、馮習領軍走了以后,孫恒也得到了陸遜全線進攻的命令。
他馬上出兵,顧不得收復秭歸,而是一路追趕張南、馮習的的軍馬。
孫恒被張南、馮習攻打、圍困數月之久,窩了一肚子的氣,自然想要從他們身上找回來。
張南、馮習正行之間,前面陸遜的伏兵突然殺出,背后的孫桓也恰恰趕上,兩下夾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