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目前看來,三路人馬都還能勉強應對,但孫權最害怕的是劉備與曹丕暗通款曲,如果劉備再次率兵前來,那么孫權在荊州就會全線敗退。
正好劉備這時來信向孫權示好,于是,孫權作為回應,派太中大夫鄭泉出使劉備,希望和蜀漢恢復往來。
收到劉備的信件以后,孫權覺得西川的危機已經解除,也想過讓防堵劉備的陸遜出兵給朱然解圍。
但陸遜卻沒有辦法動兵,因為曹丕早有準備,一直派曹真盯住了陸遜。
陸遜打敗劉備以后,名聲大震。
曹丕進攻孫權,手下將領都希望能夠把陸遜作為墊腳石。
曹丕在西路軍中安排兩位統帥,就是因為要分出一人對付陸遜,打出曹家軍的威風。
西路軍的統帥曹真,是曹丕的心腹大將,他要把陸遜作為墊腳石,就把攻打江陵的差使交給了夏侯尚,他暗地里專心對付陸遜。
曹真能用的兵馬并不多,也沒有想過攻打陸遜,所以他留下的都是精銳騎兵。
曹真用騎兵對付陸遜,還是受劉備的啟發,他巴不得陸遜出兵給朱然解圍。
一旦擊敗陸遜,就能最大限度打擊吳軍的士氣,其作用比奪取江陵城還要大。
陸遜鎮守宜都以后,為盛名所累,自然不敢輕易出兵。
所以不管江陵的朱然多么危急,他就是堅守不出。
整個冬天,孫權都在擔驚受怕中渡過。
開春以后,轉機悄然降臨。
公元223年三月,冰雪消融加上春雨降臨,中路的曹仁因為身體狀況不好,首先沉不住氣。
曹仁作為魏**中第一人,自有他的驕傲。
一場小敗不算什么,但他可不想無功而返。
曹仁下令,曹泰加緊對濡須城的進攻,同時命常雕督諸葛虔、王雙二將帶領五千人馬進攻濡須中洲,自己則率領一萬人馬在后坐鎮。
濡須中洲是朱桓軍將士家人所住的地方,曹仁認為此舉一旦成功,必定重挫朱桓軍的士氣。
然而,軍師蔣濟卻極力反對。
他向曹仁提出,中洲在吳軍下游東岸,如果吳軍從上游攻擊常雕等人背后,魏軍必將自取滅亡。
但曹仁堅持己見,執意執行。
朱桓發現曹仁的行動后,瞬間察覺其漏洞,便趁常雕上岸后,親自率軍奪走其戰船,斷絕了常雕等人的后路。
曹泰見朱桓出城便率軍急襲濡須,朱桓派駱統、嚴圭進攻常雕,同時遣將攔截曹仁增援,自己親自和曹泰交戰。
最終吳軍大勝,駱統這一路里,常雕被斬,王雙遭生擒,魏軍損失千余人,而朱桓則燒毀曹泰軍營,追斬數千人,中路軍士氣大挫。
這一戰的失利,意味著中路軍已經完全失去攻占濡須的可能性,這對于曹丕的三路伐吳大計,是一個慘重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