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劉備之命,為了讓劉備放心,諸葛亮不敢推辭,只得生受二王之拜禮,才開口說道:
“臣雖肝腦涂地,安能報知遇之恩也!”
劉備召集百官,對眾人說道:
“朕已托孤于諸葛丞相、李嚴尚書令,丞相主內政,尚書令統軍事。已令嗣子以父事丞相,卿等眾官,朕不能一一分囑,愿皆自愛,俱不可怠慢,以負朕望。”眾臣應諾!
劉備吩咐眾人離去以后,又召趙云單獨進來,囑托道:
“朕與卿于患難之中,相從到金,不想于此地分別。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覷吾子,勿負朕言。”
趙云是劉備特意留給劉禪的大將,趙云也知道劉備的意思,拜倒在地,哭著說道:
“臣敢不效犬馬之勞!”
劉備安排完一切,當夜沉沉睡去,但再也沒有醒來。
第二天中午,內衛叫之不醒。
章武三年夏四月二十四日,劉備駕崩,壽六十三歲。
劉備駕崩,文武官僚,無不哀痛。
孔明率眾官奉梓宮回到成都,太子劉禪出城迎接靈柩,安于正殿之內。
舉哀行禮畢,內臣開讀遺詔:
“朕初得疾,但下痢耳;后轉生雜病,殆不自濟。朕聞人年五十,不稱夭壽。金朕年六十有余,死復何恨?但以卿兄弟為念耳。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可以服人;卿父德薄,不足效也。卿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勿怠!勿忘!卿兄弟更求聞達。至囑!至囑!”
讀詔已畢,諸葛亮與李嚴一起,與眾臣商議道:
“國不可一日無君,請立嗣君,以承漢統。”
眾臣附議,乃立太子劉禪即皇帝位,改元建興。
劉禪繼位,加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
封李嚴為都鄉侯、中都護,假節,加光祿勛,統管內外軍事,留守永安。
劉禪繼位以后,下詔葬劉備于惠陵,謚昭烈皇帝。
尊皇后吳氏為皇太后;謚甘夫人為昭烈皇后,糜夫人亦追謚為皇后。
升賞群臣,大赦天下。
孫權在武昌聽說劉備在白帝城駕崩,松了一口氣,他還真怕劉備不依不饒,一直在白帝城盯著荊州,讓他寢食難安。
孫權大喜之余,首先想的是如何與蜀漢重修舊好,馬上派立信都尉馮熙,前往永安吊唁。
劉備亡故的消息傳到洛陽,曹丕大喜,想著如何讓蜀漢和吳國徹底反目。
曹丕當即派司徒華歆出使西川,覲見劉禪。
華歆名為朝賀,實則是要說服劉禪與魏結盟,并向魏主稱臣納貢。
諸葛亮笑斥華歆:
“民不畏死,即可橫行天下!何況蜀漢天府之國,沃土千里,數十萬大軍、數百萬民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