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劍合坐鎮西北多年,雖然黑白兩道都有幾分臉面,但都是用錢買來的。
這么多年,馬劍合在西北市場的運作也算順利,但因為打點的費用太大,只是略有盈余。
馬家在西北投入如此多的人手和本錢,一直都沒有多少盈利,如果不是馬謖堅持,馬叔常早就放棄西北市場。
馬家唯一掙錢的路子,其實只有一個江東,而且大部分是和孫朗綁在一起。
就算馬叔常留了一手,還有一些小項目是獨立經營,但規模很小,盈利有限。
孫劉交惡以后,馬家可不敢明目張膽與江東來往,僅有的幾處生意,也受到了很大影響。
本來,馬家在江東是典型的官商勾結,財源滾滾,但離不開合作伙伴孫朗的坐鎮。
孫權在荊州與劉備大戰,差不多動用了江東的全部軍事力量。
就連防御曹丕的不少精銳都被調走,只能用其他軍隊湊數。
因為領兵將領缺乏,連孫朗也被孫權派往前線,他帶領本部一千軍馬,跟隨呂范來到長江南岸,參與了對曹丕軍的防御。
吳黃武元年(公元222年),曹休領軍出兵洞口,呂范率軍抵御。
當時孫朗是定武中郎將,獨領一軍從征。
在曹休得勝追擊的時候,吳軍前線潰敗。
孫朗一個公子哥兒,一心經商掙錢,根本就不是打仗的料,為了能夠自身的安全,居然違反呂范的命令而放火燒損茅芒。
雖然徐盛等人收攏殘軍力戰不退,最后擊退了曹休之軍。
但也因此而軍用不足,給呂范大軍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按照軍法,孫朗本當處死,因他的宗親身份,被呂范交付孫權處理。
孫權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已經明里暗里動了不少手腳,間接讓幾個兄弟喪命,心里也有些歉疚
孫朗是孫權最小的弟弟,并沒有什么野心,也沒有什么才華,看起來是一個慣壞了的熊孩子,非常不成器。
但孫朗在經商方面的天賦不錯,馬謖把他領進門以后,他非常投入,很快就做的風生水起。
孫權在意的只是自己的權位,對沒有任何威脅的孫朗斂財,只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孫權也是非常矛盾,既想宗室子弟能夠替自己掌管兵權,免得被外人奪走基業,又怕宗室中有人太過杰出,取代自己。
這次吳國面臨劉備的強力進攻,已經到了緊急關頭,孫權為了表示自己抵抗的決心,他下令把大部分宗親都拉上了戰場。
他這是一舉兩得,主要是起模范帶頭作用,讓其他世家子弟,也跟隨一起上戰場。
其次是考察宗族子弟的才能,從中挑選出一些有用之才,當然,如果才能太過杰出,那就需要防患于未然。
孫朗這次上戰場,違反了軍法,造成的損失不算大,但孫權也不能置之不理。
孫朗對孫權的地位沒有威脅,他樂得抓住這個機會,表現出兄友弟恭的樣子,自然不會要了孫朗的命。
但怎么處置孫朗,讓孫權有些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