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各有謀算(19)
其實,徐盛這樣處理孫韶,心里也是沒底,畢竟孫韶是孫權非常喜愛的孫氏宗室重將。
孫韶可不是憑宗親的身份獲得揚威將軍職位的,相反,都是因軍功積累而升職。
他本人善于治軍,深得士卒愛戴,愿意替他效死力。
他在鎮守廣陵期間,與魏軍大小十余戰,從無敗績,立下了赫赫戰功。
孫韶與徐盛只是戰略戰術上的分歧,所言也不無道理。
但徐盛身為主帥,已經定下了堅守的方略,自然容不得別人違逆自己的命令。
如果他鎮不住孫韶,在軍中的威信下降,后面的仗就沒法打了。
孫權的戰略戰術已經決定,該做的準備已經全面展開,徐盛召集眾將軍議,其實沒有什么大事,只是例行公事,刷刷存在感而已。
誰知道,孫韶卻恃寵而驕,不把徐盛這個主帥放在眼里,弄得他下不了臺,有點出乎意料之外,不得不以軍法懲罰,暫時看押起來。
等眾人都走了以后,徐盛一個人在中軍帳中沉思,想著如何處理孫韶,怎么向孫權交代。
忽然,部將來報,孫權前來軍營視察。
這么快孫權就到了,徐盛以為,是軍中有人飛馬告密,心中警惕之心大起,心里一動,決定將計就計,把孫韶交給孫權處理,自己趁勢收了孫韶的兵權。
孫韶手下的三千軍馬,裝備精良,是精銳中的精銳,徐盛非常眼紅。
徐盛身為主帥,實際上自己本部人馬也只有一千,而且真正的精銳,也只有自己親自訓練出來的五百人馬。
他主意已定,就讓手下刀斧手把孫韶帶到了中軍帳,自己快步到營前迎接。
孫權對這一戰非常重視,這次他突然前來軍營,并沒有其實心里也不踏實.
雖然孫權親自領兵出征鮮有勝績,不代表孫權不懂兵法。
孫家是孫武的后代可不是虛言,祖上流傳下來的《孫子兵法》,孫權從小就研讀,也是下過苦功的。
孫權熟讀兵書,非常熱衷于在孫世家族培養人才,受到他賞識的孫皎、孫恒還有孫韶,都受到他的器重。
孫皎在濡須多次抵御曹兵,頗有戰功,被孫權任命為都護征虜將軍,接替程普都統夏口,曾隨呂蒙偷襲荊州,219年病死,可謂英年早逝。
孫權非常痛惜,追錄他的功勛,封其子孫胤為丹陽侯。
孫皎之后,孫權把孫恒當做重點培養的對象。
孫恒長相儀表堂堂,器懷聰朗,讀書博學強記,常被孫權稱贊為“宗室顏淵“。
孫權非常喜愛孫恒,每次出征都待在身邊,言傳身教,立下不少功勞。
劉備反攻荊州,孫恒曾經領兵抗擊劉備,雖然打了敗仗,但他堅守夷陵,擋住了劉備前進的腳步,為陸遜的反攻創造了條件。
夷陵大勝之后,孫恒立下大功,但他也是在223年英年早逝。
這次曹丕進犯江東,江東與蜀漢已經重修舊好,解除了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