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登登上城樓,仔細觀察敵軍,認為可以出擊,他下令打開城門,將士們如下山猛虎,奮勇殺出,向敵陣沖去。
江東軍猝不及防,被陳登軍沖亂,潰不成軍,失去指揮。
陳登親自擂鼓,將士奮勇沖殺,江東軍兵登船不及,被殺死淹死者不計其數,大敗而回,陳登取得全面勝利。
孫策攻打廣陵失敗以后,孫權不想被哥哥孫策的光芒所掩蓋,早就想在軍中建立自己的威望,就主動向孫策請命,率軍攻打廣陵。
孫權這次進攻廣陵,主要是想表現自己不俗的軍事才能。
他經過周密的準備,吸取上次孫策失敗的教訓,決定采用孫策一樣的戰術,再次進攻陳登所在的匡琦城。
陳登接報以后,一面派功曹陳矯向曹操告急,一面做好應敵準備。
他暗中命人在救兵來援的必經之地聚積柴草,隔十步一堆,縱橫成行,布列整齊,然后乘夜點燃,光照遠近。
孫權軍發現后,誤以為救軍已到,十分驚恐。
孫權是來建功立業,可不想損兵折將,看到陳登的援軍已到,馬上下令退軍。
陳登見時機已到,親率大軍出擊,一舉擊潰孫權領銜的江東軍,再次取得了保衛廣陵的勝利。
孫氏兄弟相繼敗于陳登之手,江東軍這才消停一些,雖然沒有大戰,但江東水軍強悍,經常渡江騷擾。
眼見青徐兩州。是孫權和曹操爭奪的焦點地區。
這兩州的世家大族為了生存,當然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但私通江東這種事情,這些世家豪族出仕的人,還是不敢做的。
但他們自有變通的方法,幾乎所有的世家,暗地里把家族分為兩大派系,其中有一個派系,與江東官方搭上了關系。
這樣一來,青徐的世家大族,等于是腳踩兩只船,自然不會主動招惹江東軍。
以后萬一是孫權占領了青徐兩州,這些世家大族只需要更換家族內部的掌舵人,就能夠順理成章地改換門庭,照樣在孫權手下混得風生水起。
唐家在青徐地區算不得頂尖大族,而利城郡的唐家,就是傾向孫權的一派。
家主唐咨,在當地很有名望,時任利城城守。
利誠雖然是一個小城,但因為靠近長江,而且遠離廣陵主戰場,曹丕并沒有調走這里的郡兵和郡守。
唐咨頗有才干,他治軍頗嚴,手下郡兵的戰斗力不弱,加上暗地里的勾當,這才力保江東軍不攻打地勢險要的利城郡。
唐咨的手下,有一個叫蔡方的百夫長,是一個江湖游俠出生,武藝不錯,非常講義氣。
利城因為靠近長江,經常與江東有一些小沖突,很容易就能獲得軍功。
蔡方在江湖上雖然自由自在,但“俠以武犯禁|,他經常被官府找麻煩,不勝其煩,決定自己也博一個官身。
升官最快的途徑,無非就是在軍隊中獲取軍功,蔡方毅然投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