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地盤雖然不小,但被袁紹、袁術兄弟和陶謙夾在中間。
袁紹兄弟不和,雖然巴不得曹操攻打其中一人,但表面上還是兄弟加盟友。
曹操不管攻打哪一個,都會遭到袁家兄弟的兩面夾擊,曹操已經與袁家兄弟結盟,無論如何不能給他們聯手進攻自己的借口。
因此,曹操要想擴充地盤,唯有進攻徐州,然后才有向江南發展的可能,他無論如何不想放過這個一舉多得的機會。
初平四年(193年)秋,曹操以替父報仇為由,起兵討伐陶謙。
當時,袁紹為了償還曹操替他阻擋田楷、劉備之情,亦派部將朱靈督三營軍隊相助。
曹操大軍氣勢如虹,先后攻拔十余座縣城,部將于禁攻克廣威(沛縣東),沿泗水直至彭城。
前鋒曹仁,分兵攻打陶謙部將呂由,破敵之后與曹操合兵一處,也向彭城合圍。
陶謙以前跟隨皇普嵩打過仗,自己也親自率領藏霸、孫觀等人鎮壓過徐州黃巾軍,在軍事上的確是有點水平。
但和曹操比起來,還是遠遠不如。
陶謙對曹操軍隊的戰斗力判斷失誤,不憑借彭城的高墻堅壁和充足的糧草作持久的防守,反而率主力到城外,與士氣高漲的曹軍進行決戰,想要一舉擊退曹軍。
結果是陶謙軍隊全線潰敗,付出了數萬多名將士的生命,不得不收拾殘兵,逃離了彭城,退守東海郡的治所郯縣。
眼見曹操勢大,已經歸附陶謙的泰山賊臧霸、孫觀、吳敦、尹禮等人屯兵于開陽,坐視不理。
曹操來勢洶洶,在徐州境內到處燒殺搶掠。
很多富戶的財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失,其中損失最大的,自然是徐州首富糜家。
如果陶謙戰敗,徐州真的被曹操占據,糜家兄弟可沒有把握保住自己的家產。
因此,對如何抵擋曹操的進攻,糜竺兄弟比陶謙還急,他們暗中合謀,定計留下退路。
陶謙入城以后,與眾人商討退兵之策。
陶謙入主徐州,重要崗位的官員,提拔的都是當地豪強世家子弟。
這些世家子弟,且不說他們本身的才能如何,但他們肯定都有自己的小算盤。
曹操大軍壓境,他們沒有公然反水,已經算對得起陶謙知遇之恩了,自然不會出死力替陶謙抵擋曹操。
現在陶謙向他們求計,在座的文官武將,不想把曹操得罪太狠,抱著觀望的態度,自然沒有人替陶謙出謀劃策。
一時間冷場了,眼見會議無法繼續下去。
但這也難不住老奸巨猾的陶謙,他及時使出早就計劃好的苦肉計,開口說到:
“曹兵勢大難敵,吾當自縛往曹操軍營,任其剖割,以救徐州一郡百姓之命。”
陶謙說完以后,本來指望大家出言阻止,誰知道眾人默然無語,會場鴉雀無聲,并沒有人出來阻攔。
顯然,這些世家豪強的內心,是贊同陶謙用性命,去換取自己的安寧。
這個情況,出乎陶謙意料之外,他一臉黑線!
他本來是擺擺高姿態,想留下一段佳話而已,想不到這些豪強世家的人,真的愿意讓他去送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