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樣的心思,糜竺還真怕劉備現在就答應陶謙,馬上站起來岔開話題,開口說到:
“陶使君,今兵臨城下,且當商議退敵之策。待事平之日,再當相讓可也。”
劉備剛到徐州,不了解情況,可不敢把陶謙讓徐州當真,正不知如何結束話題,聽了糜竺的話,正中下懷。
劉備不遠千里,帶著自己的全部家底,前來救援陶謙,刷聲望才是主要目的。
想著自己和曹操在虎牢關曾經并肩作戰,也算有了交情,就開口說到:
“使君先不要急于交戰,且容我遺書于曹操,勸其解和,曹操若不從,再和他廝殺未遲。”
于是,陶謙馬上派人給孔融、田楷、關羽等人傳信,讓他們暫時按兵不動,并遣使者把劉備的書信送到曹操營中。
曹操見有三路援軍到達,但無論是人數、士氣還是裝備,都比不上在徐州收編了不少游兵散勇的曹軍,不足以對自己的大軍構成威脅。
曹操這次對徐州勢在必得,對記錄援軍也不敢等閑視之,馬上召集諸將議事,商討如何擊退三路援兵之策。
才開始不久,忽報徐州有戰書到。
曹操拆開,而是劉備勸和的書信。
劉備在信中寫道:
“備自關外得拜君顏,嗣后天各一方,不及趨侍。向者,尊父曹侯,實因張闿不仁,以致被害,非陶恭祖之罪也。目今黃巾遺孽,擾亂于外;董卓余黨,盤踞于內。愿明公先朝廷之急,而后私仇;撤徐州之兵,以救國難:則徐州幸甚,天下幸甚!”
曹操看完書,大罵道:
“劉備何人,敢以書來勸我!且書信中有譏諷之意!”
曹操大怒之下,命斬來使,并下令先打退援軍,而后攻城。
雖然曹操的部署沒有什么紕漏,但他手下第一謀士戲志才,還是站起來勸阻道:
“劉備遠來救援,先禮后兵,主公當用好言答之,以慢其心;然后出其不意攻打援兵,援兵既退,徐州城可破也。”
戲志才(162-196年),穎川人士,精通兵法,深有算略,智慮千里。
他出生貧寒,難以當官,只能以游歷為名,尋找合適的主公輔佐,發揮自己的才智。
在洛陽游歷時,戲志才看好曹操,刻意與之結交,曹操也對他的才華也相當賞識。
當時的相國董卓把持朝政,為了收買人心,厚待曹操。
曹操就有了輔佐董卓之心,征求戲志才的意見。
戲志才勸阻道:
“董卓性貪殘不仁,必死于鼠輩之手,不足道也,不與圖之,以成大事,則名重于天下。”
曹操對戲志才非常信任,毅然放棄投效董卓謀取高官厚祿的心思,這才有了“孟德獻刀”,要除掉董卓的故事。
刺殺董卓失敗以后,曹操第一時間找到戲志才,兩人一起逃跑返鄉。
行過中牟,因為“孟德獻刀”事后被董卓發現,發下海捕文書,曹操被中牟縣令抓獲。
兩人關入監獄前,戲志才囑咐曹操道:
“公見縣令,慷慨陳詞,曉以大義,必無害。”
當晚,縣令果然私下里來監獄見曹操,曹操就以大義見責,縣令愧服,把兩人全部放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