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再次得到徐州以后,用陳登之計,主動依附袁紹,挑起了袁紹與曹操之間的爭端。
曹操對袁紹非常忌憚,主力與袁紹相持。
但對劉備的背叛,他也不能不聞不問,就以大義名分來壓制劉備,通過漢獻帝下旨,往派司空長史劉岱、中郎將王忠率軍前去攻打,卻被劉備輕松擊退。
劉備雖然占據徐州,但手下兵將,除了關羽、張飛和數百舊部,其余都是曹操手下。
曹操雖然看重劉備,但有漢獻帝在手,隨時可以下旨把劉備定為逆賊。
他可不認為,劉備作為皇叔,以劉備的為人,不大可能做出忤逆朝廷的大逆不道之事,翻不起多大浪花,就暫時不予理會,準備先解決袁紹這邊的危機再說。
建安五年200年春季,衣帶詔事發,曹操才知道劉備身上有漢獻帝的衣帶詔,這才引起了曹操的重視。
因為劉備有漢獻帝的親筆衣帶詔,加上身為皇叔,只要漢獻帝還在位做皇帝,劉備有詔書在手,隨時可以名正言順地討伐曹操。
漢獻帝雖然被曹操架空,但還是大家都認可的大漢正統,是曹操的倚仗,又不能隨便廢廢立。
因此,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效果大減。
尤其是對付劉備,曹操沒有了大義上的優勢,只能用拳頭說話,自不能讓他在徐州發展壯大。
曹操與心腹謀士商議以后,一致認為,劉備的潛在威脅太大,是首先要鏟除的勢力。
他手下的謀士,大部分都曾經效力于袁紹,對袁紹的性格非常了解,都支持曹操冒險進攻徐州。
曹操本是果敢之人,一旦做出決定,毫不猶豫把蠢蠢欲動的袁紹放在一邊,親自率軍東征劉備。
劉備名義上是占領了徐州,實際控制的地盤只有下邳、小沛兩個城市,好在他的軍隊有糜竺和各大世家供養,暫時不愁糧草,準備慢慢收取。
徐州的世家大族,因為曹操在徐州縱兵燒殺搶掠,損失都不小,心里對曹操占據徐州有抵觸情緒,都盡力配合劉備,這才讓他初步控制了徐州。
曹操再次出兵徐州,吸取上次和陶謙打持久戰的教訓,準備速決戰。
因為與袁紹已經翻臉,這次他的處境,比上次還要惡劣
如果讓劉備把他的大軍拖在徐州的時間太長,袁紹雖然優柔寡斷,手下有遠見卓識的謀士可不少,早晚會趁虛而入。
袁紹的軍事實力遠在曹操之上,而且騎兵占據了絕對的優勢,一旦他渡過黃河,攻占許都,控制了漢獻帝。
曹操要想上次呂布占領兗州一樣,再次從袁紹手上奪回,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次曹操下定決心出兵,也是有底牌的。
他手下的官員,不但有泰山豪杰臧霸、孫觀等當年陶謙、呂布手下的舊將相助,還有不少青徐兩州的世家豪強子弟為官,與世家豪強存在共同利益。
加上他新得的謀士郭嘉,特別重視情報和策反,早就派人和徐州世家豪強達成了暗地里的交易
“徐州豪門世家暗助曹操擊敗劉備,但他不干涉徐州內政,由當地世家自治。”
曹操要爭取時間,答應了他們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