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說什么?農民張嘴‘保監會’閉嘴‘金融辦’?就算是城里人也不知道這些吧?”
林昆伸出第二根手指頭:“這就是問題所在,肯定有一些信貸員給他們出主意。但是這并不一定是我們團隊的問題。現在整個魯東縣都已經到了‘信貸泛濫’的地步,不少金融機構都把這里作為發力點,我們也是這時候進駐的,現在去個小賣部遇到的老板可能都是信貸員,去買包煙都對你推薦貸款。各個貸款平臺互相爭戰,只有拿到更多的業務量公司才會有下一輪融資,要不然就是死。最后結果就是各個村鎮過度授信,騙貸率居高不下,到時候是誰背鍋?自然是我這樣的!我能不愁么?”
楊萌撓頭道:“棍哥,你說的這情況我可真幫不上你。”
林昆苦笑道:“其實我也知道這事情你幫不上我,我就是最近發愁的不行發發牢騷,畢竟這樣鬧心的事情太多了。我憋的難受,找個人吐一吐。讓你幫忙就是幫我做個聽眾。”
“嗯?還有別的鬧心事?”楊萌聽出林昆話里的意思。
林昆點頭:“再比如農業險,鬧心事也不小。各種集體騙保更是層出不窮。”
“集體騙保?”楊萌愣道:“農業險我是知道的,我們村也有,國家有補貼,還有一系列的優惠政策,我們這些農村家庭家家戶戶都有。”
林昆抽了一口煙‘嗯’道:“農村最主要的保險其實就是農業險。不管是養殖險還是種植險都是我們來開展的主要業務。優惠也不可謂不大。比如說一頭母豬,你一年交保費六十塊,財政方面出48塊,而養殖戶自己只要出12塊錢。”
楊萌點頭:“我知道,我們村里主要是種植險比較多,財政補貼40%。這有什么問題么?”
“問題?問題大了!”林昆苦笑道:“我給你打個比方,一個村有四個生豬養殖戶,這里可能只有一家上了保險。如果發生了豬瘟等大規模生豬死亡的案例,其余三家養殖戶就會把自己家的死豬運到買了保險的那家一起申請理賠。他們甚至會準備好一個大冰柜專門放死豬,每過一段時間就拿出來重復申請賠償。”
楊萌聽到這里聽出了問題:“不對吧?這申請賠付是要有專業人員現場理賠的,沒有和內部人勾結怎么可能重復理賠?”
林昆解釋道:“他們也有辦法,比如從不同角度給死豬拍照等,當然,也確實有和保險公司勾結騙保的事情,賠償金養殖戶和保險公司員工對半分。對養殖戶來說,這是天上掉的錢,對保險理賠員來說這是‘外快’。這還不是最可恨的。”
“這還不是最可恨的?”楊萌不解問道。
林昆點頭道:“打比方說,一個養殖戶養了五十頭豬,而且都給投了保,結果發現豬得了豬瘟,這養殖戶就會趕緊和保險公司的員工勾結,緊急增加保險數,比如加一百頭豬的保險,最后五十頭豬一死,他能拿到一百五十頭豬的賠付,然后再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