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張清如現在倒是有點兒意思啊。
(本章未完,請翻頁)
他今天做的事情這么一想都是有目的的:首先帶自己去國立博物館讓自己看看那些被搶走的文物,然后又說他大師兄從東瀛‘順’東西的事情。
這是什么意思?讓自己也去‘順’東西?問題是‘順’什么?
正如張清如說的那樣,那些漢國文物已經被入冊登記,就算心里再不舒服,也不能否認那些東西已經實質上屬于東瀛。就算順回去又能如何?藏在家里?只要拿出來讓東瀛知道那就肯定會被追回。。。。。。
那張清如到底想些什么呢?
想不明白!
老板忙的是不可開交:除了酒蒸蛤蜊外,兩人還在點了很多‘天婦羅’吃。
這‘天婦羅’說白了就是‘炸貨’。用面糊包裹住食材炸著吃的都可以叫做‘天婦羅’。但是有一點兒很有意思,在一些漢國人眼里,油炸食品是垃圾食品,但是‘天婦羅’就是健康食品。
至于理由么,是因為‘天婦羅’講究用油。
東瀛人干什么都喜歡追求極致,天婦羅也是如此。他們制作天婦羅的時候對油的講究也到了極致,用什么油、油的精煉程度都要有所講究。是用芝麻油還是橄欖油色拉油?炸不同的食材要用不同的油,而那些所謂的‘天婦羅大師’用的都是自己調制的混合油。
而且人家還會控制油溫,必須要一百八十度左右的溫度來炸,油炸的時間也會精確到秒,多炸五秒鐘都不行!
就沖著這講究的勁兒,誰敢說它是‘垃圾食品’?
拜托!說到底都是高熱量的油炸食品!和‘開封菜’‘金拱門’差不多的玩意。覺得好吃就吃,千萬別把它往‘健康食品’四個字上面靠,凡是這么說的都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那種。
小吃攤的老板是真的高興地不行了。如果天天都是這樣的客人多好?
漢國人吃東西和東瀛人真不一樣,漢國人吃東西講究‘吃好、喝好’,一定要吃的吃不下吃撐了為止,而東瀛人則很少會這樣,一般來說吃點兒意思意思不餓了就行。如果都是楊萌他們這樣的客人,那小吃攤老板早就發了!
他們在這里吃的爽快,有人掀起了簾子走了進來。
“歡迎光臨!”小吃攤老板跟來人打著招呼。
結果進來的人卻直接伸手從楊萌面前的盤子里拿了個炸蝦直接咬了一口:“唔,老板的手藝果然好,這個天婦羅好吃極了!”
楊萌驚呆了,這怎么還有人搶東西吃呢?
他回頭一看,呃,進來的不是別人,正是昨天那個喝醉的女孩。今天看她的樣子也喝了不少。
張清如皺眉問道:“楊萌,你認識她?”
楊萌剛想回答張清如,那個女孩卻又一把拿起了楊萌放在桌上的翻譯機,對著翻譯機道:“喂,你看到我態度怎么這么冷淡?你昨天對人家做了什么事情不會忘了吧?”
張清如瞪大眼睛看著楊萌:“我靠,難怪昨天你不讓人跟著,原來是為了這個?”
楊萌也急了:“東西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我做什么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