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村美宇說楊萌離開了,嗯,楊萌離開東京了,但是并不是離開東瀛,而是到了東瀛最西部的下關市。這里是東瀛本州島和九州島的連接點。一條大吊橋連接本州島和九州島。最狹窄的地方只有七百多米,而且潮流湍急,漲潮落潮懸殊,從古至今都是航海險關。
而九州島和本州島中間的水域,就是著名的關門海峽。
其實關門海峽原來不叫這個名字,他原來有個名字讓所有漢國人提之色變,叫做馬關海峽。甲午戰爭后著名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就是因為是在這里簽署而得名。
而在九百年前,這里發生過一場‘賭國運’的海戰,就是對東瀛歷史意義重大的‘壇之浦之戰’。
說白了還是平氏子孫不爭氣。平清盛把源氏給揍得找不到北,他死后源氏卻又把平氏揍得胡說八道。最后源氏和平氏就在這里舉行了壇之浦之戰------東瀛歷史上最著名海戰之一。
當時平氏已經沒落,但是依然在這里組織了五百艘海船和源氏的八百艘海船一決勝負。
別看平氏船少,但是他們開始是占上風的,因為他們更熟悉海戰,但是潮流的改變讓源氏拉近了距離展開了白刃戰最后平氏慘敗,無數的平氏大將紛紛跳海自盡(也或者是跳海逃生最后被淹死,畢竟關門海峽的潮流湍急可不是吹出來的)。
當時平清盛的妻子平時子直接抱著他孫子,也就是年僅八歲的平時血脈安德天皇跳海。跟他一起跳海的還有著名的三神器。
雖說后來說被人撈上來了并且繼續成為東瀛皇權的象征,但是用腳后跟想也知道在這么湍急的海流里撈出這么小的三樣東西多難。
真正的三神器早就不知道去哪了,現在留下的三神器不過是源氏后來為了加固皇權做的贗品。
“也就是說,東瀛的皇族一直都在拿著假貨騙人?”張清如駕駛著一艘游艇問楊萌道。
楊萌點頭:“沒錯,要不然現在連皇族都不能看‘三神器’呢?到了皇位交接的時候只能看到人捧著幾個盒子就說那是‘三神器’,誰也不知道盒子里面是什么樣,所有三神器的樣子都是人們猜測出來的。我說清如,這事我相信你才帶你一起來的,你怎么把她也帶來了?你別吃了!那是我買的!”
他說的是柳依依,她也在船上,正在那里吃著楊萌買來的生魚片。
下關有個別稱,叫做‘河豚之鄉’。這是整個東瀛河豚交易量最高的城市。
別看河豚魚有劇毒,但是那美味確實是所有海魚里最好的。自古以來愛吃這魚的人那可是多不勝數。國內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就連蘇軾都寫過‘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的詩句。
只有吃到河豚魚的那一刻,才明白河豚魚為什么值得‘拼死吃河豚’。其鮮美的味道那是讓人瘋狂!
很多人聽到河豚魚都會想到它有劇毒,事實上河豚本來是無毒魚,是因為它食用的食物里有毒素最后才會讓河豚的內臟和血液中充滿了劇毒。
(本章未完,請翻頁)
像養殖的河豚由于飼料純凈,所以基本沒毒或者毒性極小。
而世界上最愛吃河豚的國家,無疑是東瀛。在這里河豚飲食文化已經發展到了極致,特別是在下關,什么烤河豚、炸河豚、河豚刺身、河豚火鍋、河豚燴飯、河豚皮凍、河豚翅酒。。。。。。幾乎河豚身上的一切都能利用起來供人下腹。
其實河豚身上最毒的部分就是它的肝臟和卵-巢,但是這肝臟在東瀛算是‘至上美味’,有能力的廚師會祛除肝臟里的毒素招待熟客貴客。這東西吃后味道確實很美,但是會有知覺麻痹的感覺,東瀛人卻就喜歡吃這個找刺激,甚至有的人還喜歡弄一點河豚血液涂在嘴唇上體驗那種麻痹的感覺。
真尼瑪變態。
不過有一點兒可以確定,在東瀛吃河豚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