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啦吃飯啦,都來嘗嘗我的手藝!”端著盤子出來的是胡二愣,但是做飯的卻是柳撼山。關于這事情柳撼山的說法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我的愛好就是做飯。今天誰也別進廚房,讓我來做幾道菜賠罪!”
楊萌很怕柳撼山能毀了自己的魚,結果菜一上桌楊萌就知道:自己多慮了。
這柳憾山的廚藝還真不是吹出來的,而且不管什么菜系的做法人家都會!
比如說糖醋鯉魚,哦不,要叫糖醋錦鯉了,那是標準的魯菜做法,最后在過油的時候還不忘記挑起錦鯉的頭和尾巴做出一個‘躍龍門’的造型。炸的外表色澤金黃,用筷子夾開后那叫一個外焦里嫩。而吃起來酸甜可口香鮮味美,讓人不得不豎大拇指。
而蔥油錦鯉則是標準的晉菜做法:在鯉魚身上片刀,焯水之后控干這是為了除掉鯉魚的土腥味,然后撒上料酒咸鹽味精腌制入味后撒上蔥姜絲放入鍋里開蒸,在這同時把香油放入鍋里加熱,把香菜蔥段胡椒粉一起放入其中入味,最后倒入醬油然后一起撒在蒸好的鯉魚身上齊活兒。
晉菜的口味普遍偏重,而蔥油鯉魚也是如此,但是柳憾山做的蔥油鯉魚卻沒有那么‘齁’更適合大家口味,嗯。味道也不錯。
‘清燉鯉魚’則是贛菜的代表,全名應該是‘清燉荷包紅鯉魚’。
這道菜正經八經的做法應該是用紅鯉魚,號稱‘池中芳貴,席上佳肴’。傳說中紅鯉魚本來是皇宮里面的觀賞魚,后來明神宗時期的戶部尚書余懋學告老返鄉的時候,皇帝賞給他一對紅鯉魚。結果這對紅鯉魚開始‘子生孫,孫生子,子子孫孫無窮匱也’。這么多紅鯉魚怎么處理?那就吃唄。
而且他們還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就叫做‘荷包紅鯉魚’,為什么叫這名字呢?是因為婺源那邊的紅鯉魚頭小背寬尾短大肚子,說是像個荷包。但是實話實講,和平常鯉魚沒什么兩樣,準確的說,還不如錦鯉更像荷包。
這清燉鯉魚的做法和糖醋鯉魚以及蔥油鯉魚比起來就簡單的多了,就是把魚處理好后用蔥姜香菜料酒鹽之類的腌一會兒然后在鍋里加點兒清水開始煮。最后加點兒醋就能吃。
這種做法按理說楊萌是很不喜歡的,因為一般來說,做燉魚或者魚湯都要先把魚放入油鍋里煎一煎在加入水燉,要不然魚腥味、土腥味都很重,而且適當放點兒豆腐吸雜味效果更好。據楊萌猜測,這種傳統的清燉鯉魚做法應該是古人窮的時候沒那么講究搞出來的做法。
嗯,但是味道嘛。。。。。。倒是也不錯!
還有湘菜里的剁椒鯉魚,準確的說這是一道‘創新菜’。
湘菜的剁椒魚頭大家都知道,就是鳙魚的魚頭來做的一道名菜,鳙魚魚頭的價格比魚肉貴這也是個奇景了。而用剁椒魚頭的做法做剁椒鯉魚,倒也別有風味。
而至于那老鱉,清蒸甲魚、紅燒甲魚、清燉甲魚湯外加干鍋甲魚。楊萌一頭霧水的看著桌上一大桌的菜肴感嘆道:“特
(本章未完,請翻頁)
級大廚也就這水平了吧?”
柳憾山一臉得意,嘴上卻有點兒謙虛道:“馬馬虎虎吧,個人愛好而已,可惜的就是這老鱉和鯉魚都有點兒大,我跟你講,這些食材不是越大越好,這食材大了肉就老了,將就著吃吧。剛才跟你比試了一番也累了,現在嘗嘗我的手藝如何。”
楊萌不解問道:“你這愛好夠獨特的啊。”
柳憾山聽后卻唏噓道:“我剛當兵的時候執行了個任務,在貓耳洞里藏了半年,不能洗澡不能換衣服,最后身上很多地方都爛掉了。不過那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饑餓!當時我就在想啊,如果我能活著回來,就要把好吃的東西吃個遍。這幾十年過去這想法從來沒變過,現在我倒成了個廚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