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沒有發現之前,那叫一個窮啊!國王的全部身家放在一頭駱駝上就可以搬家了。
那時候誰有錢?就是還是高盧殖民地的利巴嫩。
利巴嫩沒有石油,但是靠近地中海有美麗的風景,成為整個中東最好的旅游勝地!當年的貝魯特被譽為‘中東小巴黎’,而當時的利巴嫩則是一個徹底西化的國家,不管主流宗教還是生活方式,和整個中東都截然不同。
但是到1943年利巴嫩獨立后,事情開始出現了變化。
這個國家內主要有兩種信仰,貝魯特市中心就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教堂和清真寺當鄰居。。。。。。
原來呢這里的主流宗教是西教,等他們獨立后綠教卻發展的更好于是想要權力,六十年代的時候,當時的利巴嫩總統看到這一幕希望星條國出兵,星條國倒是出兵了但是沒待多久又走了。于是雙方就發生了沖突,但是那時候還算有理智。
但是到了1975年,雙方的沖突無法調和變成了一場長達十五年的內戰!十五年后結束內戰,不過整個利巴嫩都成了一片廢墟。
而且他們的內戰還引來了‘狼’,以瑟列和舒利亞也都派兵進入了利巴嫩,以瑟列占了利巴嫩南部22年,而舒利亞占領利巴嫩29年。
在聯合國干涉下,‘狼’都趕走了,結果他們還沒有消停,到了現在依然內斗不斷。號稱都‘中東小巴黎’的貝魯特,現在幾乎所有的高樓大廈都變成了無人居住的‘爛尾樓’,幾乎所有的建筑上都能找到戰爭時期留下了彈孔,看上去是觸目驚心。
由于戰爭,大量的利巴嫩人逃離家鄉,現在在外國的利巴嫩人比留在本國的多得多。
按照柳撼山給的情報,柳翩翩他們應該在城內的巴坦難民營里------這利巴嫩人逃出去當難民,結果還有更慘的跑到他們這里當難民。根據難民營的標識顯示:這里不光有巴坦難民,還有舒利亞難民。風水輪流轉,當年舒利亞好的時候占領29年,沒想到也有往這里逃難的時候。現在在利巴嫩境內的舒利亞難民數量幾乎是本地人的三分之一。
楊萌背停好車背著個大背包來到了這個難民營,最顯眼的地方首先就看到一個大牌子,那是禁槍標志,意思是進入難民營禁止使用槍械。楊萌這里真有槍,是從維和部隊那里拿來的,不過已經收入到大袖乾坤中。
這里很多從巴坦逃過來的難民在這生活,他們的房子很有意思,都是在上面加層的:可能最早是蓋著一層房子,后來覺得人多住不開?那就再樓頂再加一層;如果還住不開?就這樣一層一層往上加。,楊萌看到最高的蓋了七層。。。。。。
這樣的房子肯定不會堅固,但是這里的房子幾乎都是這樣。
盡管這里是難民營道路狹窄房子簡陋,但是卻非常的干凈而且房子都噴上漂亮的顏色------再慘也要生活不是?
而且楊萌發現了一個問題:這里有很多的孩子,楊萌想跟他們交流卻發現了問題了:他們都說阿拉伯語,而自己的翻譯機沒有那么先進。。。。。。
這可真不怪楊萌,
(本章未完,請翻頁)
他買的翻譯機已經是最好的了,里面包含六國語言,但是真的沒有阿拉伯語啊!
小孩子們都很好奇的看著楊萌,這辦法跟他們交流啊!但是小朋友們都對楊萌很好奇,還有孩子跟在楊萌身邊想看看楊萌去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