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事情也就這樣了,楊鐵君想的也開,畢竟都是鄉里鄉親的。拿出二十萬放里面,賺錢就等著分紅,不賺錢也算給村里盡力了。
結果接下來的事情就比較有意思了。
現在村里有錢建廠有錢買設備,卻運不進來------茁山子那破路大車根本進不去!
于是村長又找大家集資修路。
但是問題就出現了:這投資建廠家家戶戶都掏錢,畢竟都想著‘錢生錢’,但是投資修路的時候就沒人說話了------修路是白掏錢沒錢賺!
但是不修路這工廠又建不出來,這村長和徐興德也急了,于是又找了楊鐵君。
村長他們的意思也很簡單,就是把路拓寬能讓車進來就行。這樣可以節省費用,五十萬大概就夠了。但是村里只能出十萬,其余的靠村民幫忙。
楊鐵君這次倒記住楊萌的話了:修路就按照最高的出,他也出了十萬。看到他出錢包括胡二愣家、齊昆家、凌峰家都出了十萬。這下錢就湊出來了。
胡二愣他們家里也是明白,自己孩子跟楊萌一起才賺到的錢,如果光楊鐵君他們不出還怎么讓自己孩子跟楊萌一起?
別人不出就不出吧,他們幾個把錢就湊齊了!就當帶著鄉里鄉親共同致富了!
結果修著修著路發現錢不夠了。最后還差二十萬,這二十萬從哪里來?
找其余的鄉親湊?家家戶戶都哭窮,反正意思就是一個:修罐頭廠有錢,修路沒錢。
村長就又把主意打到楊鐵君他們幾家身上:你孩子不是能賺錢么?你家不是有錢么?來吧,你們家多出錢!
一般來說,像這樣農村修路出錢多的都該立塊功德碑,上面寫著這路是誰誰誰出了多少錢修建的,像他們這路剛開始拓寬的時候村里就找石匠打了一塊碑,上面寫著楊家等四家人和村里一起集資修路造福村子的事情。
這事情就等于楊家等幾家花錢買了個好名兒,是為了子孫后代謀福的事情,所以花錢也就花了。
結果呢?
如果楊鐵君多出二十萬的話,楊家出的錢就是所有家排第一的,就要在碑上排第一。而這次本來所有人出錢和村里一樣多,于是村長的名字高排第一。現在如果楊家他們四家出錢多的話誰排在前面?
于是村里就就糾結了。
考慮了半天,他們想出一個‘鬼辦法’:罰款!
楊家他們四家出資修路的事情沒經過集體批準,屬于違章擴路破壞綠化,罰款二十萬!
這特么的不是欺負人么?村里出了十萬塊錢那還沒經過集體批準?
楊鐵君氣的肺都快炸了。
胡二愣他爹‘胡咧咧’提出每家再出五萬湊齊這二十萬。楊鐵君卻自己把這事攬下來了。給了村里二十萬!
村里還是很仁義的,修路的功德碑上還有他們幾家的名字,但是現在這功德碑與其說是歌功頌德,不如說是給人添惡心的。
不過就這給人添惡心的功德碑最后還讓人砸了!
當然,砸這碑的并不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