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萌好奇心滿滿的跟著澤特走了出去,外面大家還在那里玩的開心,看到楊萌出來很多人跟他打招呼。
“你們玩你們的,到我這里就當到了自己家里就好,大家吃好喝好。”楊萌挨個打招呼道。
他跟著澤特走到院門,那里站著幾個人,男女老少都有。
“賣保險的?賣房子的?還是搞傳-銷的?”楊萌一臉黑線:“你們大熱天的這么穿不熱?”
來的這些人不管男女都身穿筆挺的西裝,這么熱的天,這一個個熱的筆尖上都是汗珠。再看看楊萌,大褲衩子寬松T恤腳上還趿拉著拖鞋。感覺兩幫人不是生活在一個季節。
聽了楊萌的話,領頭的中年人倒也不生氣:“楊先生真會開玩笑。我們倒也想和楊先生這樣隨心所欲的穿著,可是不行啊。現在這個社會還是需要通過衣服車子來判斷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如果我們像楊先生這么穿著,不是對楊先生太不尊重了?所以盡管我知道這‘杰尼亞’的西裝是國內代加工,但是我還是要花好幾萬的‘智商稅’買下它穿著來見你。”
這人倒沒有瞎扯,關于世界奢侈品市場有句話叫做‘得漢國者得天下’,現在光漢國的消費者每年的消費額占了全世界所有奢侈品銷售額的三分之一。
特別是對女性消費者來說,奢侈品就像毒品一樣吸引著她們,人家商家也不直接賣貨,就是把自己的商品和美好生活優雅生活連接在一起,給人感覺是擁有了這些奢侈品生活就會變得不一樣,再利用一下人類的攀比心理,那還說什么?買買買!
問題什么是奢侈品?其實就是有錢人的日用品而已,從功能上講,幾萬一套的衣服和幾百一套的衣服沒什么區別,只不過有錢人為了和平常老百姓區分一下滿足一下虛榮心起了這么個名字。
而且這奢侈品的重點還真不在貨,而是在人。
身家過億隨便穿件衣服人家也以為是真貨;穿著一身頂級奢侈品然后去擠公交擠地鐵,那再真的奢侈品也會被人認為是假貨。
而現在又出現了一個新概念,就是‘輕奢’,就是那種說便宜還不算很便宜,但是勒緊褲腰帶的話年輕人還能買得起穿上還有點兒面子,然后各種和潮流文化掛鉤,那是各種收割年輕人的錢包。
但是有個比較殘酷的事實就是:能在市面上看到的奢侈品牌,九成以上都是漢國代加工的。哪怕漢國買不到的奢侈品牌,也有70%是在漢國有生產線:畢竟對于資本方來說,哪里成本低去哪里這才是企業發展的正路子!
什么原產地質量、百年品牌、純手工工藝之類的鬼話也有人信?拜托,現在都是工業社會了好么?
這代加工形式也有三種。
第一種是原材料加工,就是原材料經過加工后運往國外然后又外國工匠進行生產制作,然后貼標后成為當地國家的產品,這種事代加工里最有良心的------畢竟他們還在想著怎么保護品牌的歷史聲譽。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二種是全組件代工。也就是很多產品在完成了主要甚至全部工序后,運到國外組裝貼牌后再運回國內銷售,甚至有的品牌為了節省成本運費之類的直接在東南亞組裝然后貼上牌回到國內賣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