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布白倉的交談有點兒顛覆楊萌對牧民的看法。
原來。。。。。。牧民才是真正的有錢人啊!就不算那八百萬的補償金,布白倉也是妥妥的有錢人。
在牧區的牧民,當地政府的安置辦法是什么呢?按照人口門人都會分到大量的草場。具體數據布白倉并沒有告訴楊萌,他只告訴楊萌:由于風電開發項目占用了他不少草場,所以他現在還有六千畝左右的草場。
六千畝?這還是占用了它不少草場后的數字?
楊萌聽到后只想罵臟話。。。。。。
城市里的人住個一百平米的房子都要拼搏好久,這里呢?如果老子有四千畝草場老子的房子蓋的更大!
而且這些操場還有牧民補貼,每個地方的政策不太一樣,像布白倉這里?每年65元一畝地!也就是說他每年什么不干就有二十萬的補貼收入。
而且布白倉還是做老本行,就是搞養殖放牧這一些,用他的話說的很謙虛:我賺的不多啊,一只羊才一千多塊錢,靠近山的那些養駱駝的牧民賺的才多。我只有七百多只羊,只能算是中等偏上的規模,那些大戶草場夠大,還把別家的草場一起承包下來一下羊一千多只羊。‘千羊戶’才是富裕家庭!
看著他那連綿成小山的羊圈,楊萌等人都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而且他除了養羊之外還養馬。
盡管這邊騎馬的人不多了,但是人們對馬的喜愛是發自骨子里的,一匹馬隨隨便便賣個一兩萬,如果是品質優秀的,一匹能賣個十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而他還養著小二百匹馬。
就這樣他還跟楊萌吐槽:哎呀,孩子在大城市上學太苦啦,去一個孩子就要賣兩匹馬,去一個孩子就要賣兩匹馬。。。。。。但是再窮不能窮教育!要讓孩子走出去才行,不能讓他們跟自己一樣一輩子守在草場里。。。。。。
楊萌現在算看明白了,這些牧民個頂個的都是土豪,這就跟新西蘭一樣,雖然沒有什么存在感,卻是排名前十的發達國家之一一個道理。
不過這里的牧民追求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就是喜歡縱橫草原的快感和瀟灑人生酒肉相伴的痛快。只有什么‘那達慕’的時候才是他們展示的舞臺。當然,現在那達慕也成了騙游客的把戲了,老牧民會舉辦自己的小型賽馬比賽,然后像最傳統的那達慕大會那樣,舉辦賽馬、摔角、射箭比賽,品嘗美酒美食。
由于近些年國家不斷加大對牧民補貼,牧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所以最近牧區人口就‘過度增長’,咳咳,楊萌可沒說是有人吃空補貼。。。。。。
不過事實上在內蒙有很多的‘假蒙族’,就是戶口是蒙族實在是漢族,畢竟像民族政策高考加分之類的好處實在太多,真正的蒙族在農村和牧區比較多。
有人為了賺快錢,就直接把草場轉包出去,一畝地一年五塊錢到十塊錢,幾千畝地一轉包,那又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一些生活在城市
(本章未完,請翻頁)
里有草場的牧民一般都這么選擇-----反正他們又不能在那里打理,直接轉包出去多好?
而承包方為什么要承包草場?當時是為了獲取短期效益!尤其是‘竭澤而漁’的打草現象最為嚴重,一些地方草籽還沒有成熟就急忙打草,或者直接不留草根和草籽帶破壞草原生態,盡管相關部門一直都在采取監管措施,但是收效實在不大。畢竟這里草場太多太大太分散,就說現在他們所在的錫林郭勒盟,就有將近四千萬畝的草原適合打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