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是鐵匠,后來認識熟悉了才知道他原來真的是鐵匠,現在是雕塑家。。。。。。是這個名兒吧?”
蕭鵬不好意思的說道:“白倉大叔,我寧可你說我是個鐵匠。”
“就是,當鐵匠多好,當什么藝術家啊!”乃顏聽后也笑了起來:“在我們這里,鐵匠真的比藝術家更受人尊重。”
他這話倒不是胡說,蒙族尊敬各種工匠,這是自古以來傳下來的。
比如說當年成吉思汗的諸多將領里有幾個人特別被器重,其中就有個叫者勒蔑的人。漢族人很少聽說過這名字,但是在蒙族人眼里這個人是個英雄,曾經三次冒著危險救下成吉思汗。被成吉思汗當年的‘蒙古四獒’之一,和同為‘蒙古四獒’------射雕英雄傳里郭靖的原型速不臺是親兄弟,被封為‘百官之長’,擁有九次犯罪不罰的特權。而他原來就是個鐵匠。成吉思汗不但自己尊重他,還讓自己的兒子們也要尊重他!
說起這點兒,很多人有個誤會,就是覺得當年蒙古西征就是一群手持馬刀的蠻族看到人就殺不留俘虜,事實上當年蒙古帝國每次征戰都會收納一種人當俘虜那就是工匠,那都是留著不殺的,而且在不斷的征戰中,包括兵器、火藥、大炮、攻城器具等都是在不斷完善進步的,而做到這一點靠的就是這些工匠。
乃顏說完后從腰帶上拿出一把匕首,反轉刀頭把刀把向著蕭鵬說道:“看看我這把刀如何?”
這是蒙古族佩刀的禁忌,就是遞給他人的時候刀尖向著自己,意思是自己沒有惡意。
楊萌看了一眼那把匕首,很有蒙族特點:骨質的刀把骨質的刀鞘,上面鑲嵌著銀子裝飾,還用銀質的‘圖海’(類似于鐵鏈的玩意)連著一個火鐮。看上去年歲不小,非常的樸實,和現在景區賣的那種為了吸引游客眼球做出來的浮夸充滿‘文藝味’的蒙古刀完全就是兩回事。
這也是蒙族的文化習俗,他們認為人的靈魂是寄居在腰帶上的,在腰帶上佩戴刀和火鐮的寓意是劈開黑暗迎接光明保護佩戴者。好玩的是,這刀鞘比刀神厚出一大截,里面還有一雙銀質的筷子------這是當年和漢族文化交融之后的產物。
蕭鵬把匕首從刀鞘中拔出,這匕首細窄小巧,整個匕首是直的,但是尖部是魚頭的形狀有個弧形而且也沒有血槽,盡管一看這刀年頭不小,但是能看的出采用的材料很棒,刀刃非常鋒利。
“好刀。”蕭鵬敲了敲匕首的刀身聽了聽聲音說道:“傳統技法打造,用木炭而不是用焦炭,雜質很少!有年頭的老物件了,保留到今天還這么好真不容易。”
乃顏聽后哈哈一笑:“好眼力,當年我們祖上用來三頭牛才鑄造出這把匕首,一直是我家的寶貝!從元朝傳到了今天!”說完還對布白倉眨了眨眼。
布白倉氣道:“你這樣饞我有意思么?”
乃顏說的‘用三頭牛才鑄造出這把匕首’的意思不
(本章未完,請翻頁)
是用三頭牛換來的這把匕首,而是真的用了三頭牛。
關于古代傳說里最著名的鑄劍師就是干將和莫邪,傳說里吳王讓干將來鑄劍,結果鑄劍的工期到達的時候材料還是融化不了鐵水,莫邪干脆跳到了熔爐里以身煉鐵這才鑄成了絕世寶劍。從那之后很多古人在鑄劍的時候都會用活人來祭祀熔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