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斯格巴日道:“這里的法律規定到了冬天下水道的井蓋是不能蓋上的!”
楊萌等人聽后有點兒懵:“這算什么奇特法規?”
尼斯格巴日道:“這個法規明面上的規定明面上的原因
(本章未完,請翻頁)
是:外蒙人酗酒情況嚴重。由于愛喝酒酒鬼多,冬天喝的尤其多,如果有酒鬼喝醉了無法回家可以去這暖氣井下水道里,這樣會暖和不至于會被凍死。”
“明面上的原因?”楊萌聽后一愣:“那實際的原因呢?”
尼斯格巴日道:“事實上有很多人一年到頭都會住在下水道里。這里的貧富差距不是一點兒半點兒,當年外蒙全境實行國有資產私有化的時候,一批外蒙人一夜暴富,有錢人天提前吃西餐喝洋酒住別墅玩夜店,這么小的烏蘭巴托里三百多家夜店你以為是給誰玩的?而窮人呢?棚戶區都算好了,有不少直接住在下水道里。而且每年冬天還會有人從四面八方涌入烏蘭巴托。他們來了后就會住在下水道里或者樓梯洞里。”
“啊咧?”楊萌聽后好奇問道:“他們來干什么?”
“都是牧民!”尼斯格巴日道:“我們那里冬天都讓人受不了更何況這里?你們覺得蒙古包好,可是我對蒙古包的記憶就是冷。這里的冬天零下四五十度,如果碰到暴風雪在草地是沒法住的,每年冬天凍死的牲畜高達百萬甚至數百萬,那些牲畜都受不了更何況人了?所以一旦有暴風雪,那些牧民就會放棄蒙古包搬到烏蘭巴托,不過由于沒有住房,所以這些下水道啦、樓梯洞啦就成了他們熬過冬天的居所。”
“政府不管他們?”龍騰聽后瞠目結舌。
尼斯格巴日解釋道:“畜牧業和礦業是外蒙的兩大支柱產業,在GDP占比高達30%左右!如果把這些牧民都搞回來今后誰搞畜牧業?那這些錢誰來補貼國家?你看那邊的棚戶區,幾乎都是原來的牧民家庭,他們也渴望烏蘭巴托的生活,在這里可以享受免費醫療免費公立學校教育。但是他們又承擔不起這里的生活成本,所以他們才會在那邊建立了那么大規模的棚戶區,白天進城打工,晚上回去住。最好還是不要跟這些人打交道,事實上就連烏蘭巴托本地人也不喜歡他們。”
“為什么?”楊萌問道。
尼斯格巴日解釋道:“他們認為這些牧民家庭素質低下,雖然打工建設城市,但是也給城市帶來了混亂,他們認為烏蘭巴托治安不好就是這些人搞的。其實這里人不僅僅是針對外國人,他們自己人掐起來才更厲害,而主要掐起來的人就是原住民和這些外來人之間的沖突。真以為那些棚戶區里的住著的都是善男信女?十幾年前的烏蘭巴托的暴亂死掉的六十多名士兵都是自己摔馬路上摔死?不過這事情有點兒扯淡!一般來說都會掀路邊或者小區里的下水井蓋,這馬路上的井蓋怎么也會有人掀呢?也沒有個警示。吶,你們看看,這些正在蓋的樓都是咱們國家的工人!我們到了!”
楊萌看到了GEE的武館,一個兩層的方形建筑,藍色的墻體,到有點兒袖珍版的‘水立方’的感覺,但是幾人停下車后過去一看,嘿!大門緊閉!
看了看表,已經八點半了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