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爾蓋的好意是徹底讓楊萌給辜負了。他壓根就沒走公路去雅庫茨克。
實在是因為這里的路況真的是太差了------今天走的好好的,明天起來一看,路沒了!
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楊萌在帳篷里睡了一晚上,第二天早晨起來一看:整個帳篷讓雪給埋了!
這樣的路況就算能發動起摩托車那也沒法走啊!
楊萌這一路也算明白了為什么謝爾蓋說冬天走這條路是在玩命啦!
路上經常會看到卡車埋在積雪里動彈不得-----在冬天困在外面?只要這車出了故障或者死火打不起來,那差不多就意味著這車可以扔在荒郊野外然后司機自找生路!
這也就是謝爾蓋他們這些卡車司機都要組成車隊來才敢跑這條路線的原因:單獨跑的話前不著村后不著店,車出了故障就等著喂狼吧。
沙俄的冬天有個綽號,叫做‘戰爭史上的BUG’,很多人戲稱歐洲兩個‘史詩級’的大BOSS都敗在沙俄的冬天:拿破侖當年曾經讓大半個歐洲臣服在腳下,卻因為遠征沙俄失敗導致下臺;而橫掃歐洲的希特勒也在沙俄鎩羽而歸導致二戰失敗。
這只能說是‘戲稱’,這個說法可并不值得推敲。
要知道,兩國之間的戰爭并不是只打了一年,而是整整打了四年!就算日耳曼士兵第一年缺少冬裝,那可不意味著后面的冬天也缺少冬裝!而且如果留意那段歷史的話,會發現后面兩國的大型戰爭幾乎都是夏天打的-----這沙俄人也怕冷啊!
日耳曼輸給沙俄,最關鍵的原因應該說是輸在補給上。
當時日耳曼‘閃電戰’進攻前蘇,十八天突進沙俄境內六百公里!俘虜了超過百萬的前蘇士兵,當時希特勒興奮至極,直接采用了‘三個月滅亡前蘇’的口號。
前蘇是怎么取得最后的勝利的呢?
首先他們把工業東移,像伊爾庫茨克飛機制造廠那都到了外蒙邊上了!
遠東那么大的地方,等到日耳曼打到遠東那需要猴年馬月?這也給了前蘇和日耳曼死磕的底氣!
而且前蘇軍隊后撤的時候還實施了‘焦土政策’!
所謂的‘焦土政策’就說白了就是破壞自家城市,不管什么城市、村莊,只要有可能被日耳曼人利用?那就自己先毀了他再說!
當時日耳曼的工業全力都在生產飛機火炮坦克等戰爭武器,但是他們忽略了運輸工具。后勤部隊跟不上,而前蘇的‘焦土政策’也讓日耳曼人即使占領了城市也得不到補給。
反觀前蘇呢?又有位于遠東的工業生產補給前線,又有星條國源源不斷的運送戰爭物資,除了武器外還有水泥等建設物資一邊打一邊建,以有補給打無補給,前蘇能不贏么?
但是不管怎么說,這沙俄的冬天確實很可怕。
而相比較來說,走河道就好走了許多,很多小車司機想要走這條路都會直接走勒拿河,但是這條路也相對危險的多:這里野獸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