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文章連連搖頭,至今都難以相信。對于方笑云的算計,他也沒有話可以反駁。
“你怎么知道我會出手保護你?”
“我研究過你,看穿了你。”方笑云毫不猶豫回答道。
“看穿我什么?”文章微微皺眉。
“你是個想吃天鵝肉的癩蛤蟆,逼我出現、再活捉我,是你達成心愿的唯一途徑。”
方笑云做出憤怒的樣子,事實上他的確很憤怒,以至于唇邊崩出的每一個字都透著惡毒。
“癡心妄想的蠢貨,一事無成的廢物。你為什么不早點死?”
文章的臉一下子變得慘白。
......
......
那年的夏天,一位年輕的官員走馬上任。
他兢兢業業,銳意進取;他廉潔奉公,敢作敢當;他不惜耽誤修行,不怕得罪權貴,立誓要成為古往今來的第一能吏與清官。
現實往往是殘酷的,他因耿直令上級不喜,因不同流惹同僚厭憎,因嚴苛使得下屬懼怕,因失信導致民間怨聲載道。他處處碰壁,屢屢失敗,非但不能施展才華,連最基本的政務都難以完成。
他無比困惑,極度郁悶,他意識不能徒耗青春,索性掛冠而去,從此將走上一條截然不同的路。
他用雙腳游歷天下,用親身經歷對照官場百態,再用筆記錄下來,傳播出去。
他寫文章,寫詩詞,寫狀紙,甚至寫傳單,他用憤怒的文字揭露黑暗,用激昂的民心掃除不平,沒過多久,他便擁有了莫大聲名。
他修煉的是浩然之氣,心境最怕受到壓抑,文字不僅幫助他獲取名望,修為也在過程中不斷提高。
與此同時,他還收獲到很多敵人,朋友卻很少。這是因為,但凡有人希望借助他的力量打擊對手,他都將其理解為利用,嚴詞拒絕。
他不愿受人利用,無論什么方式;他也不想利用別人,無論什么事情。他相信民心是自己唯一需要的東西,憑此足以行走天下。
這是他從圣賢那里學來的道理,堅信、并且堅持著。
他很快發現自己又錯了。
民心幫助他打贏官司,得到聲名,甚至能夠提高修為,然而民心不能幫他掃除全部敵人,也不能在危險降臨的時候提供庇護。
他的敵人太多了,而且越來越多,越來越強。最讓他不解的是,縱然那些享有盛名、被認為清正之士的人竟然也成了敵人,很多人巴不得他早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