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的非常清楚讀書是大有用處的,學歷就是將來的免死金牌,有它在孩子長大怎么也不會餓死......
但無一例外,這些父母們,從來都沒有聽過孩子自己的想法,也沒有走到過孩子的內心深處。
他們覺得,自己是為了孩子好,這就夠了。
同樣,也有一些“開明”的家長,看到這條新聞,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們不會讓自己孩子不讀書,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不會讓其一味的只知道讀書。
他們與孩子的關系,與其說是父母,倒不如說是朋友。
雙方商量好,在學校就認認真真的學習,在外面就開開心心的玩耍。
課余的時間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果是游戲就要適當,不能沉迷,如果是運動就要多多益善,如果是藝術就要堅持,不能半途而廢。
這種家庭的孩子可能不是學校成績最好的,但肯定不會差。
最關鍵的是,他們的童年是快樂的,沒有壓力的。
有趣的是,這樣的父母,大多是讀過書的。
......
人各有異,每個人都有自己想法,并不會因為在新聞上看到一條信息就改變自己多年的觀念。
但在那些媒體工作者眼中,這不僅僅是一條信息那么簡單。
但凡出現在新聞聯播中的,都是他們密切關注的對象。
更何況,這還是一個網站。
“趕緊去查,這個“師說網”是個什么東西?”
各個報社、各個網頁的主編,紛紛對下屬吩咐道。
然后,部分人察覺到,可能一個新的時代就將來臨。
次日早,各大報紙全都刊登了“師說網”這個幾個月間冒出來的網站。
它終于完全被大眾所知,其想法理念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
支持的、贊揚的、貶低的、不看好的......全都有。
不知不覺中,李澤成發現,師說網的“弟子”注冊量已經破了千萬!“師傅”也有了近萬位。
其中,還有不少弟子已經達到了拜師資格。
看來,總有人很清楚自己的夢想,并早早開始向其進發。
......
時間來到了6月20日。
林狼創建的師說網已經穩定成型,期間他也曾去過公司一次,商量關于“籃球體系”的建立。
而作為創始人的兒子林楠,此刻已經寫完中考語文試卷上的作文,然后從頭到尾的檢查了一遍,接著單手撐著額頭,將目光飄向了窗外操場上的籃球架,一動不動。
接下來的數學、理化林楠幾乎是同樣的狀態,快速做完,檢查一遍,然后盯著籃球架發呆。
半年對課本逐頁逐字的學習,讓林楠的知識基礎非常牢固,試卷上的題目無非就是對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再加上他的腦子又不笨,所以林楠對這幾科的成績非常有信心。
至于政史,是開卷,他也不擔心,體育那就更不用說,籃球林楠可是一天都沒有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