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李亢請求鄒黎明就直接要幫忙,李亢更是感激。
吃完飯鄒黎明沒有再出去站崗,而是把窗口打開一扇,坐在窗臺下的桌邊守著。
李亢好奇發問,鄒黎明解釋說八點鐘以后就不用在外面站崗了,留在崗亭里守著就好,這也是為了住戶們的**考慮。
“就你一人兒?”李亢可記得換班時來的是兩個人。
“張哥孩子還小,這里值班一個人就夠了。”鄒黎明笑著解釋道:“何況我是新來的,多干點也是應該。”
聞言,李亢心里又閃過了鄒黎明的那句話——誰都不容易。
自己在終點,又何嘗不是如此境況呢?
新來的,總得比別人多干一點兒,有眼力勁一點兒。
除非,你是老板他兒子!
李亢在這里等著鄒黎明去拿包,順便跟他閑聊著,有人陪倒也不困。
兩人雖然來自一南一北,但相似的成長環境卻讓兩人之間的話題頗多。
“我是四歲時候被人拐賣,后來查不到家人到底是誰,就被就近送到了淡城市向陽孤兒院,對了,現在我們那已經改名叫淡城天使福利院了。”李亢做著介紹,一番交談兩人倒是越談越投機。
鄒黎明也開始抖家底了:“我是三歲家里出了事,出的是什么事我也不知道,反正爹媽都死了,又沒人愿意養我這個拖油瓶,就給我送郊縣孤兒院去了。”
互相交了底之后,兩人頓時唏噓不已,一個三歲,一個四歲,都是嫩芽一般需要呵護的年紀,但卻都遭此大變。
看向對方時,他們的目光都有些惺惺相惜。
鄒黎明有些羨慕的對李亢說道:“你們孤兒院的福利真好,還讓你上了大學,我們這兒啊,院長腰都累斷了也只能把我們供應到初中,唉!”
說起這個,李亢話語里就充滿了感激,他解釋道:“我們那也跟你們的情況差不多,不過我剛剛進孤兒院那一年來了個好心人,他一口氣捐了一大筆錢,還給當時孤兒院里的孩子們每個人都辦了助學基金,從小學到大學的學費一口氣兒都由基金幫忙交了,直到我上大學時每個月還能領到三百塊錢的生活費呢!要知道那可是十八年前辦的,當年那筆基金,錢可真不老少。不然,我可沒法讀下來。”
說完后,李亢又嘆道:“可惜后面的弟弟妹妹們就沒那么好的運道了,不過院長媽媽辛苦點,再加上我們這些讀出來的都在外打工往家里寄錢,他們勉強還能讀上書。”
不過李亢接下來面上的愁苦之色就消失了。
他表情歡快的說道:“雖然上了大學要的學費就多了,但是有助學貸款和貧困生補助,再加上我們這一批也工作了,都能往家里寄錢,應該比幾年以前還要輕松些,我們一定能供他們都念完書!”
李亢說的肯定,眼中透著希望:“等讀出來的孩子越來越多,院長媽媽總有一天不會像現在這么辛苦,我們這么多能賺錢的人,肯定能供后面的孩子全都念下來的。”
鄒黎明雖然眼中依然有羨慕,但也帶上了一絲欽佩,對李亢說道:“怪不得你這么拼命,可惜我們孤兒院的孩子學歷都不高,都是初中畢業就不念了,工作也賺不到什么錢。這個工作包吃住,一個月六千八,我能寄回去六千,就這已經算是我們那一批孩子里最高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