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電影比李亢想象中的更下本錢,徐申后來說了才知道,六部電影總投資過百億,但是票房分賬只有三分之一。
再加上后續版權出售預計收益,然后再減去里面的幾乎看不出來的植入廣告之類的成本抵消,每部電影平均要拿到25億才能回本。
也就是說,六部回本的底線是票房150億左右。
但是若想不憑借后續運作,只在票房上就能拿回本錢,票房就得要達到280億往上。
這是李亢根據現有信息,自己估算的數目。
真正的商業機密他也不知道,徐哲也不會告訴他這個萬分之七,當然手續正在辦,很快就要變萬分之五了。
但是《尋龍1》迄今為止票房已經拿到了七十多億近八十億,這個數字大大的完成了預定目標。
一部票房就過了150億的半數,而且還沒下映,某種程度上來說尋龍系列已經注定不會虧錢,只是賺多賺少的事兒。
所以徐哲也有敢于嘗試的底氣。
之前他都敢,更何況現在季爸爸說了,完全支持他的想法,一航集團不怕虧本,只怕裹步不前。
《尋龍2》不負大家的期望,一如既往的質量優秀,看完李亢都沒忍住,已經三刷過的他又跑去買了一張《尋龍1》的票打算回味。
四刷時看著上座率過半的電影院,李亢笑了。
剛剛的《尋龍2》也差點沒把他擠死。
果然,徐哲的做法沒錯,在《尋龍2》拿到了11億首日票房的同時,《尋龍1》本來已經跌到了1億以下的日票房逆市上升,飆漲到了三億,正式沖破八十億票房!
《尋龍2》反而大大的刺激了《尋龍1》一把,這是李亢萬沒想到的。
徐哲不虧是干這行的老狐貍,自己之前是杞人憂天了,對市場的分析自己怎么趕得上在這個圈子摸爬滾打了一二十年的徐哲。
接下來兩天是周末,《尋龍2》沒有哪一天票房是低于10億的,而《尋龍1》也分別也拿到了3.5億和3.2億的票房。
《尋龍2》剛剛上映沒多久,六部電影的制作成本就已經回的差不多了,只等分賬!
《尋龍1》表現太好,已經在談海外上映的事了。
這讓原來嘲諷徐哲人心不足蛇吞象小心噎死的媒體們紛紛轉變口風,把徐哲夸的英明神武,猶如諸葛孔明再世。
雖然現在已經不用白楊粉做什么多余的事情了,自來水都把電影夸上了天,不過他們還是樂顛顛的在電影院玩憑票送水。
這可和之前被人喊打時依然在堅持送水送零食不一樣了,這次他們干的揚眉吐氣!
他們要給大眾展示出自己身為白楊粉的素質、白楊粉的團結、白楊粉的行動力。
他們的這個舉動倒是讓許多看電影的人對原著作者白楊的好感直線上升。
書粉素質高,替陳瀟黎長了不少臉。
白楊粉們目的達到,徐申在群里把他們夸了又夸,更積極的組織活動了。
……
感謝大佬凡凡凡的打賞。